限时特价:486元[7折](原价:690元)
最后更新时间:2019-07-25
累计浏览次数:100+
北京科技大学2028统计物理A考博复习宝典包括2部分:
1、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考博内部重点讲义: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考博的重点基本上都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考博复习内部重点讲义主要就来源于硕士研究生的授课讲义,然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在读博士生根据考博要求和考博真题的范围加以编辑和整理,对考博的重点和范围加以完善,以便报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的考生能一目了然的掌握各章节考试范围、总结各个考点的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更好的去总结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的考博复习方法和复习思路,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时间和复习计划。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考博复习内部重点讲义由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在读博士生参与编写,在编写的过程中由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在读博士找导师进行考博重点范围的咨询与指导,再结合近3-5年的考博真题、考博大纲进行编写。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考博复习内部重点讲义内容详细,全面涵盖深圳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考博的重点难点考点,知识体系清晰,涵盖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考博的重点考点。价格:330元
2、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考博必做习题汇编:在考博的复习过程中,知识点复习的再好,最终的考试还是要做题的。每个考博人都是历经各种考试的过来人了,都非常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是考试,不经过做题是很难考出好成绩的,考博当然也一样。专业课基础知识复习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只注重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基础知识的复习,而不去通过做题去巩固复习成果,不通过做题去测试自己的复习效果,这样最后进了考博的考场是很难获得高分的,甚至可以说只复习考博大纲要求的知识点而不做习题根本不可能考博成绩得高分,每年都有考生基础知识复习的很好,进考场之前信心满满的,最后的成绩却不甚理想。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考博必做习题汇编中的习题来源很多,最主要的来源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身就有很多复习题、题库,这些复习题、题库都是由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2028统计物理A所涉及到的科目的学科带头人编写的,而学科带头人自然就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术最权威的,也就是最核心的导师,最核心的命题人。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考博必做习题汇编的来源还有研究生阶段的复习题、期末复习题、研究生上课的重点习题等等。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考博真题的原型基本都来源于这份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考博必做习题汇编。大家可以通过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考博复习导师题库来加深对2028统计物理A知识点的巩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和技巧,同时在做题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来完善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内化。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考博必做习题汇编每年大约更新调整10%的题目,旧版本在很多大学校内的考试书店里可能会有出售,如果您有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考博必做习题汇编最近一两年的版本,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最好购买最新版本。价格:360元。
友情提醒: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考博复习宝典为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最新的考博资料,并且每个月都会进行更新和维护,随时增加考博重点考点, 已购买过的考生我们将免费邮寄更新的部分,直至考博结束。很多考生反应最近发现很多人在校园贴小广告或者网上发帖进行倒卖往年的复印版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8统计物理A考博复习宝典,在非正规渠道购买资料的,我们不负责更新以及售后。
投诉提示:文登教育是1997年成立的老字号考研行业品牌,“考生至上,服务至上!”是我们一贯的宗旨,如果您在售前咨询或者售后咨询的过程中遇到客服人员服务态度不好或者责任心不强,请发邮件到kaoyantousu@qq.com,2小时内必会得到满意的答复。
招生年份:2020 | 本院系招生人数: 87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 87 | 专业代码 : 080500 |
研究方向 |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招生人数87 ,其中拟招定向就业人数9 01 核反应堆材料 02 空间太阳能发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关键材料 03 粉末冶金:粉末高温合金与粉末合金钢 04 复合材料:功能梯度材料 05 燃烧合成及其他反应合成 06 纳米复合材料与器件 07 先进陶瓷 08 3D打印和增材制造 09 高熵合金的设计与制备 10 热电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11 先进化学电池材料 12 先进能源系统关键材料研究 13 先进复合材料 14 清洁能源材料与太阳能电池 15 新型二维材料与电子器件 16 柔性材料与可穿戴电子学器件 17 电子封装微连接技术、材料及可靠性 18 材料涂层技术 19 先进材料及异种材料焊接/连接 20 材料焊接/连接新技术 21 先进材料粉末冶金 22 铝镁钛轻质合金析出相与强化机理研究 23 超高强韧钢多层次跨尺度设计 24 高温合金成分设计与组织控制 25 稀土功能材料热力学研究 26 先进材料相平衡与组织稳定性研究 27 金属凝固与控制 28 半固态金属成型技术 29 铜包铝和碳纤维充芯连铸 30 材料的强韧化机理 31 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32 新型光电阴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3 纳微米晶材料的制备 34 新一代高强钢材料及焊接研究 35 第一性原理在材料中的应用 36 高性能高温结构及耐蚀合金材料 37 高温材料组织设计和控制及成型模拟与仿真 38 先进钛合金铝合金材料 39 金属材料表界面工程与控制 40 高温合金氧化与热腐蚀 41 材料的织构与各向异性行为原理及控制技术 42 材料的晶体学织构 43 各类电工钢、微电子材料、先进钢铁材料及工艺 44 信息存储材料 45 新型功能陶瓷材料 46 热电材料与器件 47 新型纳米复合非线性光学材料 48 薄膜材料制备及性能评价 49 金属材料的损伤与控制 50 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高通量制备与评价技术 51 磁电子材料与器件 52 纳米磁性材料与器件 53 先进功能氧化物材料与器件 54 材料成形摩擦、磨损理论及润滑技术 55 材料成形宏微观理论与组织性能控制 56 钢铁材料高性能化技术及质量控制 57 表面与界面 58 高性能磁性薄膜材料及器件 59 先进的磁记录材料及器件 60 磁存储、传感薄膜材料及器件应用 61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6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 63 非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无机功能材料 64 光功能材料与器件 65 稀土发光材料与器件 66 材料性能第一原理计算 67 半导体量子点与光电器件 68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 69 特种热致相变材料 70 吸波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 71 新型高温原料的设计、制备 72 新结构、新理论的耐火材料研究 73 高效无机纳米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 74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75 功能性高分子的合成 76 新型荧光复合功能材料制备及其在生物与新能源等领域应用 77 材料成形新技术理论与装备 78 新材料短流程近终形制备加工工艺与应用基础 79 钢铁材料先进生产技术及高性能材料开发 80 金属层状复合材料高效成形理论及应用 81 材料智能化制备加工及金属3D打印新技术 82 金属控制凝固与控制成形技术及理论 83 先进催化材料与绿色化应用 84 新型纳米复合材料 85 先进能源材料 86 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 87 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88 高效节能储能材料 89 生物医用材料的制备、改性及医学应用 90 智能响应生物材料及应用 91 高分子功能复合材料 92 纳米磁性生物医用材料与器件 93 特种材料及其加工 94 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工艺理论 95 金属薄板近终形成形以及轧制技术与产品 96 核电材料研究 97 新型磁热、永磁材料研究 98 反应堆及新能源系统关键材料制备研究 99 高铁关键材料与部件制造技术 100 先进结构/功能陶瓷材料制备技术 101 先进涂层制备技术 102 纳米材料能量转换器件与存储系统 103 功能纳米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及应用 104 新型二维材料及器件应用 105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 106 液晶基的光电,电光功能材料 107 高分子人工晶体 108 新型金属材料组织性能一体化设计及综合调控 109 先进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110 功能金属材料及涂层、镀层功能材料的研发 111 金属塑性加工与成形过程模拟仿真 112 以锻造冲压为代表的塑性成形技术及模拟仿真 113 轻合金及复合材料半固态成形技术 114 材料基因工程技术 115 清洁能源材料 116 氧化物功能薄膜生长及组织结构调控 117 材料辐照损伤效应 118 核电材料辐照损伤 119 新型核用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 120 ODS材料及其搅拌摩擦焊接 121 功能型结构材料的组织性能优化 122 基于材料基因组工程的高通量制备新方法新技术 123 高温材料结构与性能 124 金属-非氧化物-氧化物复合材料 125 结构-功能一体化高温材料 126 功能高分子材料 127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128 纳米复合材料 129 光响应分子材料 130 生物医用材料、能源材料及电化学表面修饰 131 新型能源存储及转换材料设计、制备及构效关系研究 132 先进磁性功能材料及原理型器件 133 新型低维磁性复合材料 134 新型磁制冷材料及应用 135 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 136 多功能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 137 3D打印与激光增材制造 138 结构计算力学与材料分子动力学 139 结构功能一体化纤维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 140 低成本复合材料的轻量化设计和制备 141 高分子材料在纳米尺度下的自组装与应用 142 环保型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应用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01 外语水平考核②2001 专业水平考核③3001 综合素质考核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备注:"按一级学科招生,下设三个二级学科: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2材料学;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其中顺德研究生院拟招人数4人,已确定导师3人,具体见备注,待定导师1人。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数学②“材料能量学”或“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或“材料合成与制备”或“材料结构”或“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或“力学冶金”或“材料加工新技术新工艺”七者任选一。"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导师信息 | 01-13葛昌纯 葛昌纯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张健 徐桂英 14-16张跃 张跃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跃另外招收与钢铁研究总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 廖庆亮 17-21黄继华 陈树海 22-26李长荣 杜振民 杜振民另外招收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 27-29毛卫民B 30-32田文怀 33-35王自东 36-40董建新 郑磊 郑磊在顺德研究生院拟招人数1人 41-44杨平 陈冷 朱国辉 朱国辉为兼职导师 45-47张波萍 48-50高克玮 庞晓露 51-53姜勇 徐晓光 苗君 54-56孙建林 宋仁伯 57-60于广华 冯春 61-63赵海雷 连芳 64-67刘泉林 夏志国 68-73曹文斌 陈俊红 鲁启鹏 蒋朋 74-76李立东 崔倩玲 77-82刘雪峰 赵志毅 83-88王戈 王戈在顺德研究生院拟招人数1人 卢云峰 董文钧 杨穆 王丽萍 89-92郑裕东 官月平 卢世璧 卢世璧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世璧为兼职导师 93-95周成 96-97强文江 强文江在顺德研究生院拟招人数1人 98-101燕青芝 张迎春 102-104闫小琴 齐俊杰 顾有松 105-107杨洲 曹晖 朱思泉 朱思泉为兼职导师 108-114于浩 王开坤 王开坤另外招收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 115-117詹倩 118-120常永勤 121-122李静媛 123-125李勇 李红霞 兼职导师 126-129王国杰 130王鲁宁 131耿东生 132-134王守国 沈保根 沈保根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兼职导师 135-142牛康民 姜乃生 更多导师信息 | ||
历年分数线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考博录取分数线也是考博人应该非常关注的又一个重要的数据信息,... 更多分数线信息 | ||
录取比例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博录取比例代表着你有多大的概率或者可能性考博成功,... 更多录取比例信息 | ||
难度系数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博难度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考博录取分数线、专业排名、学校排名,... 更多难度系数信息 | ||
研究生联系方式 | 对于跨校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考博信息资源还是比较匮乏的,如果能联系到一个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研究生联系方式信息 |
招生年份:2016 | 本院系招生人数: 84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 84 | 专业代码 : 80500 |
研究方向 | 01 核反应堆材料 02 粉末高温合金与合金钢 03 空间太阳能发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关键材料 04 先进钢铁材料连铸轧制工艺与组织性能控制 05 现代汽车板工艺及成形理论与技术 06 材料成形数值模拟优化与半固态加工技术 07 纳米信息器件与系统及服役行为 08 纳米能量转换与存储及集成系统 09 先进钢铁材料和计算材料学 10 汽车与结构轻量化技术 11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技术 12 冷弯成形技术研究 13 核电材料研究 14 新型磁热、永磁材料研究 15 功能纳米材料及器件 16 材料焊接与连接 17 电子封装微连接技术、材料及可靠性 18 材料涂层技术 19 先进材料相平衡与组织稳定性研究 20 铝镁轻质合金析出相与强化机理研究 21 超高强韧钢多层次跨尺度设计 22 新型能源材料 23 功能纳米薄膜与器件 24 高强度耐腐蚀结构钢的研究 25 金属凝固与控制 26 半固态金属成型技术 27 铜包铝和碳纤维充芯连铸 28 材料的强韧化机理 29 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30 新型光电阴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1 高温材料结构与性能 32 金属-非氧化物-氧化物复合材料 33 结构-功能一体化高温材料 34 高性能高温结构及耐蚀合金材料 35 高温材料组织设计和控制及成型模拟与仿真 36 先进钛合金铝合金材料及晶界工程与控制 37 特种材料及其加工 38 不锈钢加工工艺及组织性能控制 39 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工艺理论 40 材料的织构与各向异性行为原理及控制技术 41 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转变规律及分析检测技术 42 各类电工钢、微电子材料、先进钢铁材料及工艺 43 新型功能陶瓷材料 44 热电材料与器件 45 新型纳米复合非线性光学材料 46 薄膜材料制备及性能评价 47 金属材料的损伤与控制 48 新型电子材料与器件 49 纳米磁性材料与器件 50 多铁材料与器件 51 材料成形微细观理论及组织性能控制 52 材料成形摩擦、磨损理论及润滑技术 53 轧制新产品、新工艺及质量控制 54 表面与界面 55 高性能磁性薄膜材料及器件 56 先进的磁记录材料及器件 57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58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 59 非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无机功能材料 60 光功能材料与器件 61 白光LED或太阳能电池用荧光材料 62 材料性能第一原理计算 63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 64 特种热致相变材料 65 吸波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 66 纳米磁性生物医用材料与器件 67 生物医用材料的制备、改性及医学应用 68 生物医用材料、能源材料及电化学表面修饰 69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70 功能性高分子的合成 71 功能性纳米粒子制备及应用 72 材料成形新技术 73 新材料短流程近终形制备加工 74 钢铁材料先进生产技术及高性能材料开发 75 先进催化材料与绿色化应用 76 新型纳米复合材料 77 高效节能储能材料 78 纳米材料能量转换器件与存储系统 79 功能纳米材料与器件 80 纳电子器件及应用 81 反应堆及新能源系统关键材料制备研究 82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制备技术 83 功能陶瓷材料制备技术 84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 85 液晶基的光电,电光功能材料 86 高分子人工晶体 87 功能高分子材料 88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01 英语 或 1002 俄语 或 1003 日语 或 1004 德语 ②2014 数理方程 或 2015 数理统计 或 2019 物理化学B 或 2022 金属学 或 2023 科学与工程计算 或 2027 材料物理基础 或 2028 统计物理A 或 2032 高分子物理 或 2055 传输原理 ③3010 金属凝固 或 3021 材料科学基础 或 3022 铁磁学 或 3023 粉末冶金 或 3025 塑性加工原理 或 3029 陶瓷、耐火材料导论 或 3032 固体物理A 或 3033 金属物理 或 3037 金属腐蚀学 或 3041 材料连接理论 或 3042 材料化学 或 3098 功能高分子材料 01-03、07-18、22-30、34-39、43-50、54-56、60-62、66-80、84-88: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04-06:①1001 ②2022 ③3025 19-21、63-65、81-83:①1001 ②选一③选一 31-33:①1001 ②2019 ③3029 40-42:①1001 ②2019 ③3021 51-53:①选一②2022 ③3025 57-59:①选一②2019 ③选一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按一级学科招生,下设三个二级学科: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材料学;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二、三单元经过指导教师同意,可选考冶金、机械、计算机与通信学院、自动化学院、数理、化生学院的考试科目。 选考2027或2022不能选考3021。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数学 ②“材料能量学”或“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或“材料合成与制备”或“材料结构”或“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或“力学冶金”或“材料加工新技术新工艺”七者任选一 注: 01-03:葛昌纯可以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04-06:康永林可以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07-09:张跃可以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10-12、16-18、34-36、43-45、54-56、63-65:可以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13-15:龙毅可以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19-21:杜振民可以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22-24:万发荣可以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25-27:毛卫民B可以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37-39:任学平、王一德可以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40-42:杨平可以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48-50:姜勇可以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57-59:赵海雷可以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60-62:二三单元经过导师同意可以选考数理、化生学院的考试科目 66-68:王鲁宁可以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75-77:王戈可以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81-83:燕青芝可以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招生年份:2015 | 本院系招生人数: 54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 54 | 专业代码 : 80500 |
研究方向 | 01 先进复合材料(含纳米材料) 02 热电材料、器件和理论研究 03 高温和绝热材料 04 先进钢铁材料连铸轧制工艺与组织性能控制 05 现代汽车板工艺及成形理论与技术 06 材料成形数值模拟优化与半固态加工技术 07 纳米信息器件与系统及服役行为 08 纳米能量转换与存储及集成系统 09 计算材料学和先进钢铁材料 10 汽车与结构轻量化技术 11 冷弯成形技术研究 12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技术 13 核电材料研究 14 新型磁热、永磁材料研究 15 功能纳米材料及器件 16 材料焊接与连接 17 电子封装微连接技术、材料及可靠性 18 材料涂层技术 19 先进材料相平衡与组织稳定性研究 20 铝镁轻质合金析出相与强化机理研究 21 超高强韧钢多层次跨尺度设计 22 新型能源材料 23 功能纳米薄膜与器件 24 高强度耐腐蚀结构钢的研究 25 金属凝固与控制 26 半固态金属成型技术 27 铜包铝和碳纤维充芯连铸 28 材料的强韧化机理 29 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30 新型光电阴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1 高温材料结构与性能 32 金属-非氧化物-氧化物复合材料 33 结构-功能一体化高温材料 34 高性能高温结构及耐蚀合金材料 35 高温材料组织设计和控制及成型模拟与仿真 36 先进钛合金铝合金材料及晶界工程与控制 37 特种材料及其加工 38 不锈钢加工工艺及组织性能控制 39 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工艺理论 40 材料的织构与各向异性行为原理及控制技术 41 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转变规律及分析检测技术 42 各类电工钢、微电子材料、先进钢铁材料及工艺 43 新型功能陶瓷材料 44 热电材料与器件 45 新型纳米复合非线性光学材料 46 薄膜材料制备及性能评价 47 金属材料的损伤与控制 48 磁电子材料与器件 49 纳米磁性材料 50 多铁性材料 51 材料成形微细观理论及组织性能控制 52 材料成形摩擦、磨损理论及润滑技术 53 轧制新产品、新工艺及质量控制 54 表面与界面 55 高性能磁性薄膜材料及器件 56 先进的磁记录材料及器件 57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58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 59 非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无机功能材料 60 光功能材料与器件 61 白光LED或太阳能电池用荧光材料 62 材料性能第一原理计算 63 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的组织与性能 64 高钢级管线钢的物理冶金 65 微合金元素偏聚与析出行为研究 66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 67 特种热致相变材料 68 吸波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 69 纳米磁性生物医用材料与器件 70 生物医用材料的制备、改性及医学应用 71 生物医用材料、能源材料及电化学表面修饰 72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73 功能性高分子的合成 74 功能性纳米粒子制备及应用 75 材料成形新技术 76 新材料短流程近终形制备加工 77 钢铁材料先进生产技术及高性能材料开发 78 先进催化材料与绿色化应用 79 新型纳米复合材料 80 高效节能储能材料 81 纳米材料能量转换器件与存储系统 82 功能纳米材料与器件 83 纳电子器件及应用 84 反应堆及新能源系统关键材料制备研究 85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制备技术 86 功能陶瓷材料制备技术 87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 88 液晶基的光电,电光功能材料 89 高分子人工晶体 90 功能高分子材料 91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01 英语 或 1002 俄语 或 1003 日语 或 1004 德语 ②2014 数理方程 或 2015 数理统计 或 2019 物理化学B 或 2022 金属学 或 2023 科学与工程计算 或 2027 材料物理基础 或 2028 统计物理A 或 2032 高分子物理 或 2055 传输原理 ③3010 金属凝固 或 3021 材料科学基础 或 3022 铁磁学 或 3023 粉末冶金 或 3025 塑性加工原理 或 3029 陶瓷、耐火材料导论 或 3032 固体物理A 或 3033 金属物理 或 3037 金属腐蚀学 或 3041 材料连接理论 或 3042 材料化学 或 3098 功能高分子材料 01——03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04——06方向:①1001②2022③3025 07——08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10——12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13——15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16——18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19——21方向:①1001②选一③选一 22——24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25——27: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28——30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31——33方向:①1001②2019③3029 34——36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37——39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41——42方向:①1001②2019③3021 43——45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46——47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48——50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51——53方向:①选一②2022③3025 54——56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57——59方向:①选一②2019③选一 60——62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63——65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66——68方向:①1001②选一③选一 69——71方向:①选一②2019或2022或2027③选一 72——74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75——77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78——80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81——83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84——86方向:①1001②选一③选一 87——89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90——91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备注: 01——03方向:葛昌纯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04——06方向:康永林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康永林、于浩同时在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招生,如报考该导师,请报考前联系该导师 07——12: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13:龙毅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17——18方向: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19——21方向:杜振民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杜振民导师同时在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招生,如报考该导师,请报考前联系该导师 22——24方向万发荣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杨善武教授同时在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招生,如报考该导师,请报考前联系该导师 26方向:毛卫民B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34——36方向: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该导师同时在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招生,如报考该导师,请报考前联系该导师 37——39方向:任学平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杨平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杨平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43——46方向: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姜勇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52——56: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57方向:赵海雷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61——62:二三单元经过导师同意可以选考数理、化生学院的考试科目 63——65方向:三位导师同时在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招生,如报考该导师,请报考前联系该导师 66——68方向: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69——71方向:王鲁宁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一级学科招生,下设三个二级学科: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2★材料学;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二、三单元经过指导教师同意,可选考冶金、机械、计算机与通信学院、自动化学院、数理、化生学院的考试科目。 选考2027或2022不能选考3021。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数学 ②“材料能量学”或“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或“材料合成与制备”或“材料结构”或“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或“力学冶金”或“材料加工新技术新工艺”七者任选一 78方向:王戈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84方向:燕青芝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招生年份:2013 | 本院系招生人数: 121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 121 | 专业代码 : 80500 |
研究方向 | 01 材料的环境敏感断裂 02 新能源材料 03 先进陶瓷 04 粉末冶金材料(含纳米材料)、新工艺、烧结理论 05 燃烧合成、反应合成及基础研究 06 功能梯度材料设计、制备及评价 07 电子信息材料、能源材料和环境相容性材料 08 快速原型技术 09 功能复合涂层 10 电子铝箔腐蚀与化成 11 材料优化设计 12 三维材料科学 13 材料数据评估与信息共享 14 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原理 15 工程材料各向异性研究 16 连铸连轧工艺与组织性能控制 17 塑性加工数值模拟与优化 18 先进钢铁材料工艺与组织性能 19 金属材料半固态加工 20 现代汽车板工艺及成形理论与技术 21 金属控制凝固与控制成形 22 材料制备加工技术的智能化 23 有色金属加工新技术新工艺 24 金属挤压理论与技术 25 纳米信息器件及系统 26 纳米能源材料与技术 27 计算材料学 28 先进钢铁材料 29 钢材品种开发与质量控制 30 特种成形工艺研究 31 冷弯成形技术研究 32 钢基层状复合材料研究 33 材料失效的“蝴蝶效应”研究 34 铁电陶瓷的性能调控研究 35 应力腐蚀的跨尺度关联研究 36 材料的力-电-化学耦合效应 37 局部腐蚀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38 核聚变材料 39 新型磁热材料探索和制备 40 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应用 41 新型软磁非晶、纳米晶材料 42 先进材料和异种材料连接 43 新型钢铁材料熔化焊接物理冶金 44 电子封装微连接技术、材料及可靠性 45 材料涂层技术 46 粉末冶金材料 47 材料的激光焊接与加工 48 镁合金相平衡与合金化研究 49 高温合金相平衡与组织稳定性研究 50 热电材料体系相平衡与组织稳定性研究 51 非晶合金过冷液态热力学特征研究 52 薄液电化学理论与大气腐蚀防护技术研究 53 材料土壤腐蚀行为与规律 54 材料腐蚀与加速试验方法与寿命评估 55 深海环境腐蚀与防护 56 腐蚀计算机模拟与仿真 57 高分子材料环境老化规律与机理 58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59 材料成形微细观理论及组织性能控制 60 轧制新工艺及质量控制集成技术 61 成形过程材料组织演变模拟仿真 62 特殊钢产品设计及质量控制 63 能源材料 64 金属材料的辐照损伤 65 形状记忆合金 66 金属凝固与控制 67 铜包铝充芯连铸 68 铜包铝和碳纤维充芯连铸 69 新型锆基核结构材料探索 70 超高强韧钢多层次跨尺度设计 71 铝合金析出相与强化机理研究 72 铈基大块非晶合金热力学分析及成分设计 73 超细晶硬质合金 74 纳米材料 75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 76 金属凝胶注模成形 77 弥散强化材料 78 耐蚀耐磨涂层 79 金属凝固与控制 80 半固态金属成型技术 81 铸造合金制备及应用 82 粉末注射成形与高速压制成形技术 83 粉末冶金成形过程计算机模拟与智能化控制 84 各向异性NdFeB粘结磁体与磁温度补偿合金 85 高导热电子封装材料 86 高性能能源材料 87 AIN陶瓷材料与应用 88 先进散热材料与系统 89 材料信息学 90 金刚石膜材料沉积技术及应用 91 新型薄膜材料 92 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在薄膜技术中的应用 93 材料微结构与性质 94 纳米晶材料与应用 95 材料强韧化机理 96 材料损伤机理 97 高性能复合材料 98 结构功能一体化 99 先进粉末冶金技术与制品 100 机械合金化 101 电子封装材料与器件 102 耐火材料 103 高温合成材料 104 生物医用材料 105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106 生物材料的生物学评价 107 纳米结构及分析 108 纳米器件 109 高性能高温结构及耐蚀合金材料 110 高温材料组织设计与控制 111 材料成型过程中的模拟与仿真 112 高温材料新型制备技术 113 先进钛合金铝合金材料 114 晶界工程及控制 115 多相流腐蚀评估、控制和监检测 116 材料和界面的力学与环境失效 117 管道和结构的安全评价与寿命预测 118 抗H2S/CO2腐蚀材料和焊接技术 119 定量和智能阴极保护理论和技术 120 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预测和控制 121 管道和结构的现代涂层保护技术 122 材料加工工程解析 123 梯度结构材料设计与制备 124 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评价 125 特种材料及其加工 126 电工钢的组织结构控制及制备技术 127 材料动态转变的晶体学分析及控制 128 晶体各向异性(织构)分析及控制 129 晶体材料形变、再结晶行为的分析及控制 130 新型纳米复合非线形光学材料 131 压电陶瓷与器件 132 热电材料与器件 133 新型高介电氧化物材料 134 薄膜材料制备及性能评价 135 金属材料的损伤与控制 136 强度评估与寿命预测 137 电解MnO2环保节能制造技术 138 纳米材料/表面纳米处理技术 139 油气开采/输运/炼制过程的腐蚀与防护、安全评估 140 电极材料/电化学工程技术 141 氢能、太阳能、风能及超级电容器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142 涂镀层钢板、电子铜箔制造关键材料与技术 143 储能材料研究 144 磁电子材料与器件 145 纳米磁性材料 146 磁纳米线器件 147 多铁性材料 148 复合耐火材料 149 结构-功能一体化高温材料 150 高效保温节能材料 151 高温结构陶瓷显微结构与性能关联性研究 152 高温材料服役失效机理及过程模拟 153 材料成型过程摩擦与磨损理论 154 轧制工艺润滑技术与应用 155 纳米润滑技术 156 金属加工润滑剂的研究 157 表面与界面 158 高性能磁性薄膜材料及器件 159 先进的磁记录材料及器件,透明导电薄膜及器件等 160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 16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 162 混合导体透氧、制氢材料 163 纳米多孔超级绝热材料 164 稀土功能材料 165 磁电耦合材料 166 高温吸波材料 167 节能高效磁路设计与应用 168 循环经济技术与理论 169 危险废物治理及资源化利用 170 材料物性第一原理计算 171 聚变堆第一壁材料 172 自旋电子材料 173 高温合金的结构稳定性 174 光功能材料 175 粉末注射成形技术 176 粉末注射成形过程的智能化控制 177 高性能电子封装材料及其封接技术 178 先进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成形 179 金刚石膜复合材料电子器件应用研究 180 高性能薄膜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181 光功能材料 182 半导体照明用荧光材料 183 太阳能电池材料 184 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的组织与性能 185 高钢级管线钢的物理冶金 186 大线能量焊接物理冶金 187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应力腐蚀 188 金属材料氢脆与氢致开裂 189 铁电陶瓷的环境失效机理 190 环境断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91 腐蚀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192 绿色无机功能材料 193 高强度耐腐蚀结构钢的研究 194 非平衡组织的热稳定性研究 195 氢相关氧化物材料 196 核聚变堆功能材料 197 铁电薄膜 198 城市管网材料腐蚀与防护 199 高性能薄膜、涂层的制备与应用 200 无机光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 201 陶瓷材料新型合成制备技术 202 断裂化学与材料的环境损伤行为与机理 203 工程结构的寿命预测与控制 204 高温高压水环境中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205 材料的腐蚀防护涂层 206 镁合金与耐腐蚀材料的制备 207 钢铁先进冷轧技术研究 208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209 功能性高分子的合成 210 功能性纳米粒子制备及应用 211 金属凝固与成形新技术 212 高性能层状或梯度复合材料制备加工新技术新工艺 213 新材料短流程近终形制备加工 214 材料组织性能与形状尺寸一体化控制制备加工理论与技术 215 纳米复合材料开发与应用 216 粉末注射成形技术 217 氮化铝陶瓷的研究与应用 218 高性能粉末冶金精密合金 219 难熔金属的精密成形与应用 220 催化材料制备及绿色应用 221 复合纳米功能材料的构筑和性能 222 特殊形貌纳米高分子材料 223 特殊功能涂层材料制备 224 轻合金的表面处理 225 金属的强化、耐磨和修复处理 226 涂层的界面物理化学作用机理及特性分析 227 轻质材料内部残余应力无损检测 228 信息功能陶瓷材料 229 能源材料 230 涂层制备技术 231 生物医用材料的制备、改性与表征 232 组织再生修复材料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233 新型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 234 管线钢土壤腐蚀行为与规律 235 相电化学腐蚀 236 杂散电流腐蚀 237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38 汽车工业腐蚀与防护 239 电力系统接地极材料 240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241 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 242 新型碳材料 243 功能复合材料 244 多孔材料 245 纳米材料 246 功能陶瓷材料 247 等离子技术在粉体制备与改性中的应用 248 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制备及表征 249 超硬材料与工具 250 陶瓷表面金属化技术 251 功能纳米材料与器件 252 优质钢生产与质量控制 253 金属材料的氢脆与氢致开裂 253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应力腐蚀 255 材料力学性能的跨尺度关联 256 纳米力学探针的应用研究 257 失效分析 258 金属及络合物储氢材料研究 259 混合动力车用镍氢电池负极材料研究 260 金属氢化物基础理论研究 261 骨科修复材料与组织工程 262 光电功能材料 263 智能材料 264 金属磁性功能材料 265 核电站用金属材料的电磁无损检测评估技术 266 先进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与近净成形技术 267 高性能微电子封装材料微成形与连接技术 268 铝镁合金及复合材料半固态锻造与挤压成形 269 板带材轧制与冲压成形性能研究 270 材料成形过程模拟仿真 271 材料极端成形技术(大型锻件成形与质量,环形轧制,渐近成形技术) 272 温差电(热电)材料与器件 273 温差电材料物理及理论 274 温差电材料化学 275 核聚变材料 276 功能纳米材料及光电器件研究 277 纳米材料与表征 278 燃烧合成制备新材料研究 279 先进能源材料的制备研究 280 摩擦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281 无机材料化学合成 282 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 283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 284 液晶基的光电,电光功能材料 285 粉末微注射成形技术 286 粉末高速压制成形 287 材料信息学与材料数据库建设 288 轧制技术与组织性能控制 289 钢的组织性能综合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及新产品开发 290 金属的塑性加工与成型过程模拟仿真 291 功能钢铁材料研究及开发 292 功能薄膜精细结构及生长机理 293 材料微结构与性质 294 聚变堆材料的辐照损伤效应 295 原子尺度表面与界面研究 296 无缝钢管轧制理论与工艺 297 超高强度钢板生产关键技术 298 轧制过程监测与质量控制 299 加工过程材料组织性能控制 300 先进电磁功能材料 301 材料组织性能预报系统 302 先进钢铁材料 303 高速切削过程中材料的动态行为研究 304 高分子人工晶体 305 不锈钢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 306 电工钢生产工艺及理论 307 腐蚀电化学—力学交互作用与计算 308 航空材料、构件的腐蚀与可靠性研究 309 先进耐蚀/耐磨功能材料 310 材料保护设计与生命周期评价 311 高性能钢铁材料的强韧化理论及应用基础 312 新型耐磨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及应用 313 轧制产品表面质量控制技术 314 轻质、高性能镁基热电材料 315 高性能钢组织性能控制研究 316 夹杂物对高性能钢组织转变行为研究 317 先进复合材料 318 反应堆关键材料 319 特种陶瓷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01 英语 或 1002 俄语 或 1003 日语 或 1004 德语 ②2014 数理方程 或 2015 数理统计 或 2019 物理化学B 或 2022 金属学 或 2023 科学与工程计算 或 2027 材料物理基础 或 2028 统计物理A 或 2032 高分子物理 或 2055 传输原理 ③3010 金属凝固 或 3021 材料科学基础 或 3022 铁磁学 或 3023 粉末冶金 或 3025 塑性加工原理 或 3029 陶瓷、耐火材料导论 或 3032 固体物理A 或 3033 金属物理 或 3037 金属腐蚀学 或 3041 材料连接理论 或 3042 材料化学 或 3098 功能高分子材料 注:选考2022金属学或2027材料物理基础不能选考3021材料科学基础 ②③单元经过指导教师同意,可选考冶金、机械、计算机与通信学院、自动化学院、数理、化生学院的考试科目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提醒:参考书信息由北京科技大学本专业部分博士生提供,官方不指定具体参考书,仅供参考。【未指定版本的建议使用最新版本】 2014 数理方程 《数学物理方法与特殊函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南京工学院数学组编 2015数理统计 《数理统计》西安交大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 汪荣鑫 2019物理化学B 《物理化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 梁英教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周亚栋 2022 金属学 《金属学》冶金工业出版社 宋维锡 2023科学与工程计算 《应用计算方法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 张晓丹、郑连存、郑权 2027材料物理基础 《材料物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王国梅、万发荣 《金属学》冶金工业出版社 宋维锡 2028统计物理A 《热力学统计物理》(1,2,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汪志诚 2032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物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金日光 2055传输原理 《冶金传输原理》冶金工业出版社 张先耀 3010金属凝固 《金属凝固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胡汉起 3021材料科学基础 《金属学》(第1-9章) 冶金工业出版社 宋维锡 《材料科学基础》(第4章非晶态与半晶态)高等教育出版社 余永宁 3022铁磁学 《材料物理性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田莳 《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清华大学出版社 毛卫民 3023粉末冶金 《粉末冶金原理》冶金工业出版社 黄培云 3025塑性加工原理 《材料成形理论基础》国防工业出版社 刘雅政 3029陶瓷、耐火材料导论 《耐火材料》 冶金工业出版社 徐维忠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清华大学出版社 关振铎 3032固体物理A 《固体物理学》上海科学出版社 方俊鑫 3033金属物理 《金属物理》冶金工业出版社 余宗森 3037金属腐蚀学 《金属腐蚀学》冶金工业出版社 杨德均 3041材料连接理论 《材料连接原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 社 陈铮 3042材料化学 《材料化学导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 社 邓启刚 3098功能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赵文元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时对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专业外语水平、外语听说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思想政治品德、心理健康情况等进行考察;考生要向复试组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本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研究工作设想等。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数学 ②“材料能量学”或“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或“材料合成与制备”或“材料结构”或“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或“力学冶金”或“材料加工新技术新工艺”七者任选一 备注: 01、25-28、33-37、82-89、144-147、220-222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 02方向:①1001②2019③3029;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 03-08方向:①选一②2014或2015或2019或2023③3021或3023或3029;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 09、10、29-32、38-58、63-68、73-81、90-101、109-114、122-125、130-143、153-159、170-201、208-219、223-263、266-277、282-299、304、307-319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11-13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3010或3021或3025或3033 14、15方向:①1001②2014或2015或2019③3021;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 16-20方向:①选一②2022③3025;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 21-24方向:①选一②2022③3010或3025;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 59-62方向:①选一②2022③3025 69-72方向:①1001②选一③3021或3032或3033 102、103、148-152方向: ①1001②2019③3029 104-106方向: 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中国药检所 107、108方向: 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美国佐治亚工学院教授 155-121方向: ①选一 ②选一或2012弹性力学或2053安全系统工程 ③选一或3008信号分析与处理或3036高等流体力学或3093安全科学技术 注:②③经过指导教师同意,可选考冶金、机械、计算机与通信学院、自动化学院、数理、化生学院的考试科目。 126-129方向①1001②2019③3021 160-163方向:①选一②2019③选一 164-169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3010或3021或3022或3023或3032或3033或3037或3042 202-206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 207方向: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兼职博导(宝钢集团) 264、265方向:①选一②2014或2015或2019③3021或3022 278-281方向:①1001②选一③选一 300-303方向:①1001②2014或2015或2019选一③3021;*安徽工业大学 305、306方向:①选一②2022③3025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招生年份:2012 | 本院系招生人数: 132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 132 | 专业代码 : 80500 |
研究方向 | 按一级学科招生,下设三个二级学科: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材料学;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一】 1.材料的环境敏感断裂 1.功能复合涂层 2.电子铝箔腐蚀与化成 1.材料成分与工艺的优化设计(钢铁、粉末高温合金) 2.材料显微组织的优化、表征与控制 3.材料数据评估与信息共享技术 1.薄膜材料与技术 1.低维功能纳米材料及器件 2.新能源材料与环境材料 3.计算材料学 4.先进钢铁材料 1.低维材料的纳米力学研究 2.铁电陶瓷的性能调控研究 3.应力腐蚀的跨尺度关联研究 4.纳米多孔金属的力-电-化学耦合效应 5.金属腐蚀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1.核聚变材料 2.新型磁热材料探索和制备 3.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应用 4.新型软磁非晶、纳米晶材料 1.薄液电化学理论与大气腐蚀防护技术研究 2.材料土壤腐蚀行为与规律 3.材料腐蚀与加速试验方法与寿命评估 4.深海环境腐蚀与防护 5.腐蚀计算机模拟与仿真 6.高分子材料环境老化规律与机理 7.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1.能源材料 2.金属材料的辐照损伤 3.形状记忆合金 1.粉末注射成形与高速压制成形技术 2.粉末冶金成形过程计算机模拟与智能化控制 3.各向异性NdFeB粘结磁体与磁温度补偿合金 4.高导热电子封装材料 5.高性能能源材料 6.AIN陶瓷材料与应用 7.先进散热材料与系统 8.材料信息学 1.材料微结构与性质 2.纳米晶材料与应用 3.材料强韧化机理 4.材料损伤机理 1.纳米结构及分析 2.纳米器件 1.新型液晶显示材料与手性化合物 2.TFT-LCD用功能高分子薄膜材料 3.电控与温控光学材料 4.智能化隐身材料 5.高分子人工晶体和光子晶体 1.薄膜材料制备及性能评价 2.结构装置的失效分析 3.强度评估与寿命预测 1.磁电子材料与器件 2.纳米磁性材料 3.磁纳米线器件 4.多铁性材料 1.材料成型过程摩擦与磨损理论 2.轧制工艺润滑技术与应用 3.纳米润滑技术 4.金属加工润滑剂的研究 1.表面与界面 2.高性能磁性薄膜材料及器件 3.先进的磁记录材料及器件,透明导电薄膜及器件等 1.材料物性第一原理计算 2.聚变堆第一壁材料 3.自旋电子材料 4.高温合金的结构稳定性 5.光功能材料 1.光功能材料 2.半导体照明用荧光材料 3.太阳能电池材料 1.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的组织与性能 2.高钢级管线钢的物理冶金 3.大线能量焊接物理冶金 1.金属材料的腐蚀与应力腐蚀 2.金属材料氢脆与氢致开裂 3.铁电陶瓷的环境失效机理 4.腐蚀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5.环境断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高强度耐腐蚀结构钢的研究 2.非平衡组织的热稳定性研究 1.特殊功能涂层材料制备 2.轻合金的表面处理 3.金属的强化、耐磨和修复处理 4.涂层的界面物理化学作用机理及特性分析 5.轻质材料内部残余应力无损检测 1.功能纳米材料与器件 2.优质钢生产与质量控制 1.金属材料的氢脆与氢致开裂 2.金属材料的腐蚀与应力腐蚀 3.材料力学性能的跨尺度关联 4.纳米力学探针的应用研究 1.金属及络合物储氢材料研究 2.混合动力车用镍氢电池负极材料研究 3.金属氢化物基础理论研究 1.光电功能材料 2.智能材料 1.温差电(热电)材料与器件 2.温差电材料物理及理论 3.温差电材料化学 4.核聚变材料 1.功能纳米材料及光电器件研究 2.纳米材料与表征 1.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2.有机电光材料 3.液晶基的光电,电光功能材料 1.粉末微注射成形技术 2.粉末高速压制成形 3.材料信息学与材料数据库建设 1.先进电子显微学 2.多铁性氧化物薄膜精细结构 3.电子束辐照效应 4.金属中的纳米析出相 1.高分子人工晶体 1.腐蚀电化学―力学交互作用与计算 2.航空材料、构件的腐蚀与可靠性研究 3.先进耐蚀/耐磨功能材料 4.材料保护设计与生命周期评价 1.高性能钢组织性能控制研究 2.夹杂物对高性能钢组织转变行为研究 1.先进复合材料 2.反应堆关键材料 3.特种陶瓷 【二】 1.新能源材料 1.耐火材料 2.高温合成材料 1.复合耐火材料 2.结构-功能一体化高温材料 3.高效保温节能材料 4.高温结构陶瓷显微结构与性能关联性研究 5.高温材料服役失效机理及过程模拟 【三】 1.先进陶瓷 2.粉末冶金材料(含纳米材料)、新工艺、烧结理论 3.燃烧合成、反应合成及基础研究 4.功能梯度材料设计、制备及评价 5.电子信息材料、能源材料和环境相容性材料 6.快速原型技术 【四】 1.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原理 2.工程材料各向异性研究 1.先进电磁功能材料 2.材料组织性能预报系统 3.先进钢铁材料 4.高速切削过程中材料的动态行为研究 【五】 1.连铸连轧工艺与组织性能控制 2.塑性加工过程模拟仿真 3.金属材料半固态加工 4.薄板成形理论与技术 1.材料成形微细观理论及组织性能控制 2.轧制新工艺及质量控制集成技术 3.成形过程材料组织演变模拟仿真 4.特殊钢产品设计及质量控制 1.不锈钢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 2.电工钢生产工艺及理论 【六】 1.金属控制凝固与控制成形 2.材料制备加工技术的智能化 3.有色金属加工新技术新工艺 4.金属挤压理论与技术 【七】 1.新型钢材品种开发与质量控制 2.特种成形工艺技术研究 3.冷弯型钢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 4.新型层压复合材料技术研究 1.金属凝固与控制 2.铜包铝充芯连铸 3.球铁钢锭模 1.超细晶硬质合金 2.纳米材料 3.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 4.金属凝胶注模成形 5.弥散强化材料 6.耐蚀耐磨涂层 1.金属凝固与控制 2.半固态金属成型技术 3.铸造合金制备及应用 1.金刚石膜材料沉积技术及应用 2.新型薄膜材料 3.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在薄膜技术中的应用 1.高性能复合材料 2.结构功能一体化 3.先进粉末冶金技术与制品 4.机械合金化 5.电子封装材料与器件 1.生物医用材料 2.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3.生物材料的生物学评价 1.先进航空材料 2.超高温材料的一体化设计 3.高温材料组织设计与控制 4.材料成型过程中的模拟与仿真 5.高熔点结构材料的细观力学 6.高温材料新型制备技术 1.材料加工工程解析 2.梯度结构材料设计与制备 3.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评价 4.特种材料及其加工 1.新型纳米复合非线形光学材料 2.压电陶瓷与器件 3.热电材料与器件 4.新型高介电氧化物材料 1.材料腐蚀与控制技术 2.纳米材料/绿色表面纳米处理技术 3.石油气开采/输运/加工过程的腐蚀与防护、安全评估 4.电极材料/电化学工程技术 5.新能源技术 1.粉末注射成形技术 2.粉末注射成形过程的智能化控制 3.高性能电子封装材料及其封接技术 4.先进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成形 1.金刚石膜复合材料电子器件应用研究 2.高性能薄膜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1.绿色无机功能材料 1.氢相关氧化物材料 2.核聚变堆功能材料 3.铁电薄膜 4.高性能薄膜、涂层的制备与应用 5.城市管网材料腐蚀与防护 1.断裂化学与材料的环境损伤行为与机理 2.工程结构的寿命预测与控制 3.高温高压水环境中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4.材料的腐蚀防护涂层 5.镁合金与耐腐蚀材料的制备 1.钢铁先进冷轧技术研究 1.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2.功能性高分子的合成 3.功能性纳米粒子制备及应用 1.金属凝固与成形新技术开发 2.高性能非均质复合材料制备 3.纳米复合体开发与应用 4.材料智能化制备与加工技术 5.材料短流程制备加工新工艺 1.粉末注射成形技术 2.氮化铝陶瓷的研究与应用 3.高性能粉末冶金精密合金 4.难熔金属的精密成形与应用 1.催化材料制备及绿色应用 2.复合功能材料的构筑和性能 3.特殊形貌纳米高分子材料 1.信息功能陶瓷材料 2.能源材料 3.涂层制备技术 1.生物医用材料的制备、改性与表征 2.组织再生修复材料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3.新型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 1.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2.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 3.新型碳材料 4.功能复合材料 5.多孔材料 6.纳米材料 1.功能陶瓷材料 2.等离子技术在粉体制备与改性中的应用 3.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制备及表征 4.超硬材料与工具 5.陶瓷表面金属化技术 1.骨科修复材料与组织工程 1.先进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与近净成形技术 2.高性能微电子封装材料微成形与连接技术 3.铝镁合金及复合材料半固态锻造与挤压成形 4.板带材轧制与冲压成形性能研究 5.材料成形过程模拟仿真 6.材料极端成形技术(大型锻件成形与质量,环形轧制,渐近成形技术) 1.轧制技术与组织性能控制 2.钢的组织性能综合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及新产品开发 3.金属的塑性加工与成型过程模拟仿真 4.功能钢铁材料研究及开发 1.无缝钢管轧制理论与工艺 2.超高强度钢板生产关键技术 3.轧制过程监测与质量控制 4.加工过程材料组织性能控制 1.高性能钢铁材料的强韧化理论及应用基础 2.新型耐磨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及应用 3.轧制产品表面质量控制技术 4.轻质、高性能镁基热电材料 【八】 1.高性能材料 2.组织结构对材料宏观、细观力学行为的影响 3.组织细化与强韧化 【九】 1.先进材料和异种材料连接 2.新型钢铁材料熔化焊接受焊行为 3.电子封装微连接技术、材料及可靠性 4.材料涂层技术 5.粉末冶金材料 6.材料的激光焊接与加工 【十】 1.镁合金相平衡与合金化研究 2.高温合金相平衡与组织稳定性研究 3.非晶合金过冷液态热力学特征研究 【十一】 1.新型稀土亚稳功能材料研究 2.超高强韧钢强韧化机理研究 3.铝合金析出相与强化机理研究 4.铈基大块非晶合金成分设计 【十二】 1.多相流腐蚀评估、控制和监检测 2.材料和界面的力学与环境失效 3.管道和结构的安全评价与寿命预测 4.抗H2S/CO2腐蚀材料和焊接技术 5.定量和智能阴极保护理论和技术 6.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预测和控制 7.管道和结构的现代涂层保护技术 【十三】 1.电工钢的组织结构控制及制备技术 2.材料动态转变的晶体学分析及控制 3.晶体各向异性(织构)分析及控制 4.晶体材料形变、再结晶行为的分析及控制 【十四】 1.储能材料研究 1.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 2.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 3.混合导体透氧、制氢材料 4.纳米多孔超级绝热材料 【十五】 1.磁功能材料 2.节能高效磁路设计与应用 3.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回收与利用 4.冶金副产物回收与利用 5.磁电耦合材料 【十六】 1.无机光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 2.陶瓷材料新型合成制备技术 3.光子晶体制备技术 【十七】 1.金属磁性功能材料 2.核电站用金属材料的电磁无损检测评估技术 【十八】 1.燃烧合成制备新材料研究 2.先进能源材料的制备研究 3.摩擦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4.无机材料化学合成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或1004德语 ②2014数理方程或2015数理统计或2019物理化学B或2022金属学或2023科学与工程计算或2027材料物理基础或2028统计物理A或2032高分子物理或2055传输原理 ③3010金属凝固或3021材料科学基础或3022铁磁学或3023粉末冶金或3025塑性加工原理或3029陶瓷、耐火材料导论或3032固体物理A或3033金属物理或3037金属腐蚀学或3041材料连接理论或3042材料化学或3098功能高分子材料 选考2027材料物理基础或2022金属学不能选考3021材料科学基础 ②③经过指导教师同意,可选考冶金、机械、计算机与通信学院、自动化学院、数理、化工学院的考试科目 【一】①②③中各任选一 【二】①1001②2019③3029 【三】①选一②2015或2014或2019或2023选一③3021或3023或3029选一 【四】①1001②2014或2015或2019选一③3021 【五】①选一②2022③3025 【六】①选一②2022③3025或3010选一 【七】①选一②选一③选一 【八】①选一②2019③3021或3023选一 【九】 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或1004德语②2014数理方程或2015数理统计或2019物理化学B或2022金属学或2023科学与工程计算或2027材料物理基础或2028统计物理A或2032高分子物理或2055传输原理③3010金属凝固或3021材料科学基础或3022铁磁学或3023粉末冶金或3025塑性加工原理或3029陶瓷、耐火材料导论或3032固体物理A或3033金属物理或3037金属腐蚀学或3041材料连接理论或3042材料化学或3098功能高分子材料 【十】①1001②③中各任选一 【十一】①1001②选一③3021或3032或3033选一 【十二】 ①选一②选一或2012弹性力学或2053安全系统工程或2047数值分析③选一或3093安全科学技术或3036流体力学或3008信号处理。或②③经过指导教师同意,可选考冶金、机械、计算机与通信学院、自动化学院、数理、化工学院的考试科目。 【十三】 ①1001英语或1004德语②2019物理化学B或2023科学与工程计算或2028统计物理A③3021材料科学基础 【十四】①选一②2019③选一 【十五】①选一②选一③3010或3021或3022或3023或3032或3033或3037或3042选一 【十六】①1001②选一③选一 【十七】①选一②2015或2014或2019选一③3021或3022选一 【十八】①1001②选一③选一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同等学力加试: ①数学 ②“材料能量学”或“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或“材料合成与制备”或“材料结构”或“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或“力学冶金”或“材料加工新技术新工艺”七者任选一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招生年份:2011 | 本院系招生人数: 132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 132 | 专业代码 : 80500 |
研究方向 | 1.磁性功能材料 1.高性能钢的服役性能 2.材料失效与控制 1.新能源材料 ...... 1.注入型高分子人工晶体的分子设计 2.高分子人工晶体的制备与应用基础的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或1004德语 ②2014数理方程或2015数理统计或2019物理化学B或2022金属学或2023科学与工程计算或2027材料物理基础或2028统计物理A或2032高分子物理或2055传输原理 ③3010金属凝固或3021材料科学基础或3022铁磁学或3023粉末冶金或3025塑性加工原理或3029陶瓷、耐火材料导论或3032固体物理A或3033金属物理或3037金属腐蚀学或3041材料连接理论或3042材料化学或3098功能高分子材料 选考2027材料物理基础或2022金属学不能选考3021材料科学基础 ②③经过指导教师同意,可选考冶金、机械、信息、数理、化工学院的考试科目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2014数理方程 《数学物理方法与特殊函数》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南京工学院数学组编 2015数理统计 《数理统计》 西安交大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 汪荣鑫 2019物理化学B 《物理化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 梁英教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周亚栋 2022金属学 《金属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 宋维锡 2023科学与工程计算 《应用计算方法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张晓丹、郑连存、郑权 2027材料物理基础 《材料物理》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王国梅、万发荣 《金属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 宋维锡 2028统计物理A 《热力学统计物理》(1,2,3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汪志诚 2032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物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金日光 2055传输原理 《冶金传输原理》 冶金工业出版社 张先耀 3010金属凝固 《金属凝固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胡汉起 3021材料科学基础 《金属学》(第1-9章) 冶金工业出版社 宋维锡 《材料科学基础》(第4章非晶态与半晶态)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余永宁 3022铁磁学 《材料物理性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田莳 《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 清华大学出版社 毛卫民 3023粉末冶金 《粉末冶金原理》 冶金工业出版社 黄培云 3025塑性加工原理 《材料成形理论基础》 国防工业出版社 刘雅政 3029陶瓷、耐火材料导论 《耐火材料》 冶金工业出版社 徐维忠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清华大学出版社 关振铎 3032固体物理A 《固体物理学》 上海科学出版社 方俊鑫 3033金属物理 《金属物理》 冶金工业出版社 余宗森 3037金属腐蚀学 《金属腐蚀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 杨德均 3041材料连接理论 《材料连接原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陈铮 3042材料化学 《材料化学导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邓启刚 3098功能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赵文元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手机登录/注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