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 考研咨询QQ:800179089
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考研精品高分资料套餐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历年招生信息
招生年份:2022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招生人数: 21 | 专业代码 : 100601 |
研究方向 |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01中西医结合 基础一 14 02中西医结合 基础二 7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01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98中 医综合 ④无 02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99西 医综合 ④无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698中 医综合
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报考学术型硕士)。 699西 医综合 涵盖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等(报考学术型硕士)。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
中西医结合 基础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复试 |
>>更多分数线信息 | ||
录取比例 |
>>更多录取信息 | ||
难度系数 |
>>更多难度分析 | ||
导师信息 |
导师组 >>更多导师信息 | ||
研究方向 |
招生年份:2020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招生人数: 20 | 专业代码 : 100601 |
研究方向 |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0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备注:(研究方向名称仅供参考) 01(全日制)中西医结合细胞治疗 02(全日制)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03(全日制)中医药防治肿瘤研究 04(全日制)中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及其并发症 05(全日制)中医药调控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06(全日制)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与药理 07(全日制)中医大数据统计分析,生物信息学的应用研究 08(全日制)中药小分子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699 西医综合或 698 中医综合 ④无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698中医综合: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
01中医基础理论 02生理学 03病理学 04组织学与胚胎学 05免疫学 06生物化学 07医学统计学 08中医基础理论 备注:含推免生16人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698中医综合题型:全部选择 ABX三种题型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7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招生人数: 14 | 专业代码 : 100601 |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重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 02(全日制)感染相关疾病的中医药防治 03(全日制)中医药防治免疫相关疾病的研究 04(全日制)胶质细胞在中医药中的作用 05(全日制)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及分子药理 06(全日制)肿瘤防治与分子药理 07(全日制)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08(全日制)神经生物学在中医药的应用 09(全日制)中医药对干细胞定向分化及创伤修复的研究 10(全日制)中医药防治重大神经疾病的研究 11(全日制)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肾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 12(全日制)生存质量量表、证候量化的测定方法与应用 13(全日制)病毒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01-12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3日语 ③699西医综合 或698中医综合 ④无 13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3日语 ③699西医综合 或308中医综合 ④无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699西医综合:
1、涵盖生理学 2、生物化学 3、病理学 4、内科学(包括诊断学) 5、外科学等 698中医综合: 1、涵盖中医基础理论 2、中医诊断学 3、中药学 4、方剂学 5、中医内科学 6、针灸学等 308中药综合: 1、含中药学 2、中药鉴定学 3、中药药剂学 4、中药化学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考试科目:
01方向: 医学微生物学 02方向: 微生物学 03方向: 免疫学 04方向: 生理学 05方向 生物化学 06方向 分子生物学 07方向 分子生物学 08、09方向 中医基础理论 10方向 组织学与胚胎学 11、12方向 病理学 13方向: 温病学 备注: 05方向:拟招收创新班硕博连读生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6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招生人数: 19 | 专业代码 : 100601 |
研究方向 |
01经络研究与亚健康 02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 03神经生物学在中医药的应用 04中医药对干细胞作用 05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 06胶质细胞在中医药抗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07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 08痰证病证结合的机制研究 09①中医药防治肿瘤②中医药治疗免疫相关疾 10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与分子药理 11肿瘤防治与分子药理 12感染相关疾病的中医药防治 13感染相关疾病的中医药防治 14中医药对干细胞增殖及定向分化的作用机制 15中医药在干细胞及其组织工程中应用 16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17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 18中医药调控非可控性炎症机制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3日语 ③306西医综合 或307中医综合 ④--无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306西医综合 涵盖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等(请参考教育部[西医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307中医综合 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请参考教育部[中医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方向01.02.16) 神经生物学(方向03.04) 生理学(方向05-07) 病理学(方向08.09) 生物化学(方向10.11) 微生物学(方向12.13) 组织学与胚胎学(方向14.15) 医学微生物学(方向17) 人体解剖学(方向18)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5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招生人数: 47 | 专业代码 : 100601 |
研究方向 |
01 经络研究与亚健康 02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 03 神经生物学在中医药的应用 04 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 05 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06 ①中医药防治肿瘤性疾病②中医药防治免疫相关性疾病 07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实验研究 08 ①中医药防治肿瘤研究②中医药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 09 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与肿瘤药理 10 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 11 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及药物研发 12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13 中医药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 14 中医药对干细胞组织工程皮肤的作用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306西医综合 西医综合:涵盖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等(请参考教育部[西医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307中医综合 中医综合: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请参考教育部 [中医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 01-02、13方向:中医基础理论 03方向:神经生物学 04-05方向:生理学 06-08方向:病理学 09方向:生物化学 10方向:医学微生物学 11方向:微生物学 12方向: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14方向:组织学与胚胎学 备注: 复试: 1、专业课笔试和面试; 2、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由学校各导师组自行组织,听说能力测试成绩均计入复试成绩。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4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招生人数: 40 | 专业代码 : 100601 |
研究方向 |
10经络研究与亚健康 11中医药调控干细胞防治重大神经疾病 12中医药调控免疫分子机制 13神经生物学在中医药的应用 14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15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与肿瘤药理 16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 17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18①中医药防治肿瘤研究 ②中医药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 19中医药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 20中药对干细胞分化的作用研究 21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 22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或203日语 ③306西医综合 或307中医综合 注: 西医综合:涵盖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等 中医综合: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请参考教育部[西医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请参考教育部 [中医综合]指定考试纲)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 10方向:中医基础理论 11方向:神经生物学 12、13方向:人体解剖学 14方向:病理学 15方向:生物化学 16、17方向:生理学 18方向:病理学 19方向:中医基础理论 20方向:组织学与胚胎学 21方向:微生物学 22方向: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备注: 复试: 1、专业课笔试和面试; 2、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由学校各导师组自行组织,听说能力测试成绩均计入复试成绩。 初试: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科目设置的通知精神:医学学科门类初试考试科目为三门、其他学科门类初试考试科目为四门。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手机登录/注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