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 考研咨询QQ:800179089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考研复试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
带您一起实现合肥工业大学考研梦
建议购买资料优先通过与我们合作的淘宝店铺购买: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资料详情以淘宝客服介绍为准。此淘宝店铺由在校研究生创建,与本站是合作关系,所有商品均由本校直发,七天无理由退货。
如需咨询资料详情和报考答疑,欢迎加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QQ可能经常无人在线,建议优先通过与我们合作的淘宝店铺购买: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 进行咨询和购买。
一、我们认真负责的向每一位尊敬的考生承诺:
我们是真实的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团队成员都是2019届考研的专业前几名,资料由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的研究生从合肥工业大学直接发货。资料真实、权威、全面、可靠,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全都有,2019届高分研究生学姐学长的智慧、经验和心血的结晶。目前负责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资料的研究生团队多数也是考研时买了我们的资料,被录取后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的资料最大的特点是能最真实的体现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复试的重点。
二、售后保障:
建议您挑选购买三家支持7天无条件退换货的资料,留下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一份资料,把其他2份退掉。老字号品牌,服务有保障,收货后对资料不满意,无条件支持退款。
三、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2.是否可以来学校自取。3.是否支持七天无条件退换货,如果不支持必然是假的,而且维权困难。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资料详情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复试高分秘籍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考研复试内部题库。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考研复试内部题库是复试高分秘籍的核心部分,通过往届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高分研究生的经验与分析,考研复试的考点均来源于导师的习题和题库,然后适度的变形或修改,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历年复试的内容在这份复试内部题库中均能找到原型。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研究生每年都针对复试相关科目把导师出过的所有习题汇总在一起,并整理出了详细答案解析,更新并整理成最新的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复试内部题库。价格:399元。
第二部分: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复试重点精编:复试重点精编由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的多名高分研究生根据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的考研复试重点、考研复试真题、考研复试大纲、导师的重点讲义、考研复试考点及范围编写而成。复试复习精编内容详细,重要内容进行重点分析讲解,全面涵盖复试的重点难点考点。复试重点精编是备战复试基础知识复习或全面复习的必备资料。价格:399元
第三部分:附赠: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复试英语、复试信息、复试注意事项、复试流程、复试面试技巧等内容。
如需咨询资料详情和报考答疑,欢迎加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考研复试复习高分秘籍必能助您复试取得优异成绩。预祝参加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2020届考研复试的考生顺利上岸!
建议购买资料优先通过与我们合作的淘宝店铺购买: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资料详情以淘宝客服介绍为准。此淘宝店铺由在校研究生创建,与本站是合作关系,所有商品均由本校直发,七天无理由退货。
如需咨询资料详情和报考答疑,欢迎加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QQ可能经常无人在线,建议优先通过与我们合作的淘宝店铺购买: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 进行咨询和购买。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历年招生信息
招生年份:2022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11 | 专业代码 : 086001 |
研究方向 |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 01.工业微生物 02.细胞工程 03.基因工程 04.蛋白质与酶工程 05.不区分方向 01~04:全日制10人 05:非全日制1人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11 生物化学综合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811生物化学综合:
《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
发酵工程 参考书目: 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余龙江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复试 |
>>更多分数线信息 | ||
录取比例 |
>>更多录取信息 | ||
难度系数 |
>>更多难度分析 | ||
导师信息 |
>>更多导师信息 | ||
研究方向 |
招生年份:2021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97 | 专业代码 : 086000 |
研究方向 |
086000 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 全日制 97 人 01.食品工程 02.生物工程 03.制药工程 非全日制 6 人 04.不区分方向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11 生物化学综合或 845 有机化 学(二)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811 生物化学综合
《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朱圣庚 、徐长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845 有机化学(二) 《有机化学》(第五版),张文勤、郑艳、马宁、赵温涛,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食品工艺学、发酵工程和制药工艺学。其中,研究方向 01 选考食品工艺学;研究方 向 02 选考发酵工程;研究方向 03 选考制药工艺学;研究方向 04 选考食品工艺学或发酵工程或制药工艺学。
复试参考书目: 1.食品工艺学 《食品工艺学》,夏文水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余龙江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20 | 本院系招生人数: 195 | 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83 | 专业代码 : 085238 |
研究方向 |
086000 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 全日制 73 人 01.食品工程 02.生物工程 03.制药工程 非全日制 10 人 04.不区分方向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11 生物化学综合或 845 有机化 学(二)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811 生物化学综合 《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朱圣庚 、徐长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845 有机化学(二) 《有机化学》(第五版),张文勤、郑艳、马宁、赵温涛,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试笔试科目为食品工艺学、发酵工程和制药工艺学。其中,研究方向 01 选考食品工艺学;研究方 向 02 选考发酵工程;研究方向 03 选考制药工艺学;研究方向 04 选考食品工艺学或发酵工程或制药工艺学。
参考书目: 食品工艺学 《食品工艺学》,夏文水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余龙江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 制药工艺学 《制药工艺学》(第二版),元英进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年 《中药制药工艺与设计》,陈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年 《制药工艺学》,王效山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年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9 | 本院系招生人数: 171 | 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10 | 专业代码 : 085238 |
研究方向 |
01.发酵工程 02.工业微生物 03.细胞工程 04.基因工程 05.蛋白质与酶工程 06.不区分方向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45 有机化学(二)或 811 生物化学(二)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845有机化学(二):
烷烃;不饱和烃;脂环烃的命名和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紫外光谱和质谱的波谱分析;芳香化合物;立体化学;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羧酸;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 811生物化学(二): 蛋白质化学;酶化学;核酸化学;DNA 的复制和修复;RNA 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生物氧化;糖类化学及糖的代谢;脂类化学及脂的代谢;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核酸的酶促 降解和核苷酸代谢;细胞代谢和基因表达的调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085238 生物工程(专业学位)复试(笔试)专业课为生物学综合或食品科学综合,生物学综合包括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其中,遗传学占 40%;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两门课程选一门,占 60%。食品科学综合包括食品化学 40%;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两门课程选一门,占 60%。
试题覆盖范围: 遗传学 孟德尔遗传;连锁遗传规律;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细胞质遗传;遗传与发育;数量性状遗传;群体遗传与进化。 细胞生物学 细胞基本知识;845有机化学(二): 烷烃;不饱和烃;脂环烃的命名和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紫外光谱和质谱的波谱分析;芳香化合物;立体化学;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羧酸;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 811生物化学(二): 蛋白质化学;酶化学;核酸化学;DNA 的复制和修复;RNA 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生物氧化;糖类化学及糖的代谢;脂类化学及脂的代谢;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核酸的酶促 降解和核苷酸代谢;细胞代谢和基因表达的调节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细胞质膜与细胞表面;物质跨膜运输及信号传递;细胞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与染色体;核糖体;细胞骨架;细胞增殖及调控;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细胞衰老及凋亡。 微生物学 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科,学科的发展史。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培养特征,繁殖方式等。病毒的概念、特征、构造和繁殖方式,亚病毒的主要类群和特征等。营养类型、培养基、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等。产能代谢,特有的合成和次生代谢,代谢的人工控制与利用等。生长规律、研究方法、影响 因素、控制方法等。微生物基因组、基因突变、诱变育种,菌种的衰退、复壮与保藏等。微生物与生态环境,微生物类群间的相互关系。感染途径与致病机制、免疫及应用。多样性、分类、分类系统。微生物在发酵、食品、环境、医药等领域中的应用。 食品化学 水;碳水化合物相关知识;脂类;蛋白质;微生素定义、功能及加工过程的变化;矿物质;色素。 食品工艺学 引起食品变质腐败的主要因素及其控制;食品的低温处理与保藏;食品的热处理与杀菌 ;食品的干制保藏;食品的辐射保藏;食品的腌渍和发酵保藏;食品的化学保藏;食品加工新技术。 微生物学 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科,学科发展史。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培养特征,繁殖方式等。病毒的概念、特征、构造和繁殖方式,亚病毒的主要类群和特征等。营养类型、培养基、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等。产能代谢,特有的合成和次生代谢,代谢的人工控制与利用等。生长规律、研究方法、影响因 素、控制方法等。微生物基因组、基因突变、诱变育种,菌种的衰退、复壮与保藏等。微生物与生态环境,微生物类群间的相互关系。感染途径与致病机制、免疫及应用。多样性、分类、分类系统。微生物在发酵、食品、环境、医药等领域中的应用。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7 | 本院系招生人数: 106 | 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8 | 专业代码 : 085238 |
研究方向 |
01.发酵工程 02.生化工程 03.工业微生物 04.细胞工程 05.基因工程 06.蛋白质与酶工程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45 有机化学( 二) 或 811生物化学( 二)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845 有机化学( 二)
烷烃; 不饱和烃; 脂环烃的命名和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 紫外光谱和质谱的波谱分析; 芳香化合物; 立体化学; 卤代烃;醇、 酚、 醚; 醛、 酮; 羧酸及其衍生物; 取代羧酸; 含氮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 氨基酸、 多肽、 蛋白质和核酸。 811生物化学( 二) 蛋白质化学; 酶化学; 核酸化学; DNA 的复制和修复; RNA 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生物氧化; 糖类化学及糖的代谢; 脂类化学及脂的代谢;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细胞代谢和基因表达的调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
遗传学 孟德尔遗传; 连锁遗传规律;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 细胞质遗传; 遗传与发育; 数量性状遗传; 群体遗传与进化。 细胞生物学 细胞基本知识;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细胞质膜与细胞表面; 物质跨膜运输及信号传递; 细胞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 线粒体和叶绿体; 细胞核与染色体; 核糖体; 细胞骨架; 细胞增殖及调控; 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细胞衰老及凋亡。 微生物学 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分科, 学科的发展史。 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培养特征, 繁殖方式等。 病毒的概念、 特征、 构造和繁殖方式, 亚病毒的主要类群和特征等。 营养类型、 培养基、 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等。 产能代谢, 特有的合成和次生代谢, 代谢的人工控制与利用等。 生长规律、 研究方法、 影响因素、 控制方法等。 微生物基因组、 基因突变、 诱变育种, 菌种的衰退、 复壮与保藏等。 微生物与生态环境, 微生物类群间的相互关系。 感染途径与致病机制、 免疫及应用。 多样性、 分类、 分类系统。 微生物在发酵、 食品、 环境、 医药等领域中的应用。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6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6 | 专业代码 : 85238 |
研究方向 |
1.发酵工程 02.生化工程 03.工业微生物 04.细胞工程 05.基因工程 06.蛋白质与酶工程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45有机化学(二) 或 811生物化学(二)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5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8 | 专业代码 : 85238 |
研究方向 |
01.发酵工程 02.生化工程 03.工业微生物 04.细胞工程 05.基因工程 06.蛋白质与酶工程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4 英语二 302 数学二 845 有机化学(二)或 811 生物化学(二)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845有机化学(二): 烷烃;不饱和烃;脂环烃的命名和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紫外光谱和质谱的波谱分析;芳香化合物;立体化学;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羧酸;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 811生物化学(二): 蛋白质化学;酶化学;核酸化学;DNA 的复制和修复;RNA 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生物氧化;糖类化学及糖的代谢;脂类化学及脂的代谢;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细胞代谢和基因表达的调节。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 笔试:生物学综合 面试:英语口语、综合面试 备注:生物学综合:包括遗传学(40%)、细胞生物学或微生物学(占 60%)的知识点。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4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8 | 专业代码 : 85238 |
研究方向 |
01.发酵工程 02.生化工程 03.工业微生物 04.细胞工程 05.基因工程 06.蛋白质与酶工程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二 3.数学二 4.生物化学(二)或有机化学(二)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生物化学》(上、下册),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主编,高教出版社,2005年版。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 生物工程综合:生物化学(占40%);微生物学或食品工艺学(占60%) 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上,下册),王镜岩主编,高教出版社,2002年版; 《微生物学》(第二版),周德庆主编,高教出版社,2002年版; 《食品工艺学》(第二版),赵晋府编,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年版。 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前需加试两门本科阶段主干课程,加试科目由各学院确定,考试形式一律采取笔试,只要其中任何一门低于60分,即不得参加复试。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3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18 | 专业代码 : 85238 |
研究方向 |
01.发酵工程 02.生化工程 03.工业微生物与酶技术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二 3.数学二 4.生物化学(二)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生物化学》(上、下册),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 分析化学(占40%) 微生物学(占60%) 参考书: 《分析化学》(第五版),武汉大学主编,高教出版社,2006年版; 《微生物学》(第二版),周德庆主编,高教出版社,2002年版。 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前需加试两门本科阶段主干课程,加试科目由各学院确定,考试形式一律采取笔试,只要其中任何一门低于60分,即不得参加复试。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2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13 | 专业代码 : 85238 |
研究方向 |
01.发酵工程 02.生化工程 03.工业微生物与酶技术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812微生物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微生物学》(第二版),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 1.分析化学(占40%) 2.微生物学(占60%) 复试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第五版),武汉大学主编,高教出版社,2006。 《微生物学》(第二版),周德庆主编,高教出版社,2002。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手机登录/注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