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与书法 考研咨询QQ:800179089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与书法专业同等学力加试考研真题。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与书法专业历年招生信息
招生年份:2024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美术与书法专业招生人数: 23 | 专业代码 : 135600 |
研究方向 |
135600美术与书法 (1)全日制专硕 01美术教育 5人 02公共艺术 5人 03书法教育 3人 (2)非全日制专硕 01美术教育 4人 02公共艺术 4人 03书法教育 2人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01美术教育 &02公共艺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28美术专业理论 ④522造型基础(人物素描3小时) 03书法教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25书法理论 ④525书法创作(3小时)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628美术专业理论
《中国美术史》,尹吉男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外国美术简史》,张敢、李云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年 625书法理论 《中国书法史》七卷本,江苏教育出版社(或其他版本《中国书法史》) 《中国古代书论选读》傅如明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01美术教育 &02公共艺术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创作 03书法教育 复试笔试科目:临帖与创作 专业创作: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该初试科目结构为命题创作;试题内容以命题人物为主。 二、考查目标与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技能和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深化对命题创作的 理解,并进行恰当的表达。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一)理解应变能力 (二)画面组织能力 (三)情感表达能力 考生自备: 4、颜料、水粉笔、铅笔、画板、橡皮、透明胶、削笔刀、图钉等绘画用品。 5、标准8开水粉纸每人1张作为试卷纸。(考生可多带一两张备用) 6、不带画架 考试要求: 1、考生只能使用铅笔、水粉笔等描画工具进行描绘,不能使用钢笔、 墨汁等描绘 工具。 2、考生不得携带任何图像资料进行考试。 临帖与创作: 一、考查内容 根据确定的内容,进行临帖; 根据确定的内容,进行五体书法创作,任选一种书体即可。 二、考查目标: 1.具备高水平临帖技能; 2.具有书法创作与鉴赏的专业技术水平; 3.具备基本的章法设计和艺术审美能力。 三、考试题型: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书法临帖与创作题,其中临帖为50分,创作为100分。 四、考试要求: 1.考生自备毛笔、墨汁、印泥等工具,落款名章用非名字章代替,起首可用闲章; 2.考生不得携带任何图像资料进行考试; 3.临帖要做到形神兼备。 考试要求: 1.考生自备毛笔、墨汁、印泥等工具,落款名章用非名字章代替,起首可用闲章。 2.考生不得携带任何图像资料进行考试。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01美术教育 &02公共艺术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美术基础Ⅰ(速写) 2.美术基础Ⅱ(色彩) 03书法教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五体书写(任选其二) 2.书法鉴赏 1、美术基础I(速写)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现场操作。 试卷由试题和绘画纸组成;考生按要求在画纸上作画。 (三)试卷内容结构 该科目结构为命题速写创作;试题内容以人物速写为主。 、二、考查目标与复习要求 考察考生的基础训练成果及基础造型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速写的基本技能和美学原 理,能在较短时间内就某一特定选题进行快速描绘,并通过一定的形式美感表现完 成。 三、考试内容说明 该初试科目主要考察以下几方面的相关素质和技能: (一)考生的基础造型能力。 (二)考生对特定对象的观察、记忆能力。 (三)考生的艺术语言表达能力。 考生自备: 1、 画笔、画板、橡皮、透明胶、削笔刀、图钉等绘画用品。 2、 标准8开素描纸每人1张作为试卷纸。(考生可多带一两张备用) 3、 不带画架。 考试要求: 1、 考生不得携带任何图片资料进行考试。 2、 工具不限、角度不限、表现形式不限。 2、美术基础II(色彩)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现场操作。 试卷由试题和绘画纸组成;考生按要求在画纸上作画。 (三)试卷内容结构 该科目结构为命题色彩创作;试题内容以人物或风景为主。 二、考查目标与复习要求 考察考生的色彩造型能力和色彩应用能力。要求考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和造型手 段,能针对某一特定选题展开想象和塑造,并通过一定的形式美感表现完成。 三、考试内容说明 该科目主要考察以下几方面的相关素质和技能: (一)考生对色彩原理的理解和认知度。 (二)考生对色彩的感受和应用能力。 (三)考生对色彩造型、艺术表现的掌握度。 考生自备: 1. 画笔、颜料、画板、橡皮、透明胶、削笔刀、图钉等绘画用品。 2. 标准8开色彩纸每人1张作为试卷纸。(考生可多带一两张备用) 3. 不带画架。 考试要求: 1.考生不得携带任何图片资料进行考试。 2.工具不限、角度不限、手法不限。 3.水粉、水彩、丙烯、油画形式均可。 1、五体书写(任选其二)2、书法鉴赏 一、考查内容 根据确定的内容,进行五体书法创作,任选一种书体即可。 给定经典碑帖,进行书法鉴赏。 二、考查目标: 1.具有书法创作与鉴赏的专业技术水平; 2.具备基本的章法设计和艺术审美能力。 三、考试题型: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书法五体创作题 100 分,书法鉴赏题 100 分。 四、考试要求: 1.考生自备毛笔、墨汁、印泥等工具,落款名章用非名字章代替,起首可用闲章。 2.考生不得携带任何图像资料进行考试。 3.鉴赏题,要有描述、分析、阐释和评价,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不少于 800 字。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628美术专业理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中国美术史 约75分 第二部分:外国美术史 约75分 (两部分合计为1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作品分析题、论述题。(不少于3种题型)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考试内容包括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2门美术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美 术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了解不同时期的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流派、美术事件 等,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522造型基础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该初试科目结构为命题素描默写;试题内容以命题人物为主。 二、考查目标与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素描人物半身像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深化对考 题所要求的特定人物像造型与思想情感的表达。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一)构图能力 (二)造型能力 (三)艺术表现能力 考生自备: 1、铅笔、碳笔或碳条、画板、橡皮、透明胶、削笔刀、图钉等绘画用品。 2、标准4开素描纸每人1张作为试卷纸。(考生可多带一两张备用) 3、不带画架 考试要求: 1、考生只能使用铅笔、碳笔或碳条等描画工具进行描绘,不能使用钢笔、 墨汁等描 绘工具。 2、考生不得携带任何图像资料进行考试。 625书法理论 一、考查内容 1. 先秦两汉书法历史与理论 2. 魏晋南北朝书法历史与理论 (重点) 3.隋唐五代书法历史与理论 (重点) 4.宋辽金元书法历史与理论 (重点) 5.明清民代书法历史与理论 二、考查目标: 1.掌握各朝代基本书法历史与理论; 2.具有书法创作与鉴赏的专业技术水平; 3.掌握书法教育基本的能力。 三、考试题型: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一)名词解释题 (10分×2题=20分,侧重重点书法现象等) (二)简答题 (15分×2题=30分,侧重唐宋名家书法理论和成就等) (三)鉴赏题 (40分×1题=40分,侧重汉代著名书作鉴赏等) (四)论述题 (60分×1题=60分,侧重当代书法教育等) 525书法创作 一、考查内容 根据确定的内容,进行五体书法创作,任选一种书体即可。 二、考查目标: 1.具有书法创作与鉴赏的专业技术水平; 2.具备基本的章法设计和艺术审美能力。 三、考试题型: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书法创作题 四、考试要求: 1.考生自备毛笔、墨汁、印泥等工具,落款名章用非名字章代替,起首可用闲章。 2.考生不得携带任何图像资料进行考试。 考试要求: 1.考生自备毛笔、墨汁、印泥等工具,落款名章用非名字章代替,起首可用闲章。 2.考生不得携带任何图像资料进行考试。 3.宣纸4尺,多准备几张。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复试 |
>>更多分数线信息 | ||
录取比例 |
>>更多录取信息 | ||
难度系数 |
>>更多难度分析 | ||
导师信息 |
>>更多导师信息 | ||
研究方向 |
手机登录/注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