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年份:2020 | 本院系招生人数: 33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招生人数: 15 | 专业代码 : 080700 |
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热物性与热物理测试 02 流程工业节能减排 03 微/纳米尺度传热 04 新能源和新能源材料 05 传输过程数值仿真 06 热过程模化与控制 07 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 08 气体分离、净化、制备理论与技术 09 气体污染物捕集及资源化 10 室内空气增氧及二氧化碳净化原理与技术 11 热设备及热过程诊断、模化与优化 12 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和装备 13 低品位铁矿和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 14 氢能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站技术 15 化学链燃烧技术 16 基于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节能减排技术 17 新型热力循环研究 18 微/纳米尺度传热传质 19 能源材料与热特性 20 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 21 流动与燃烧过程的模拟研究 22 复杂多相流动机理研究 23 工业热过程模拟与优化 24 钢铁冶炼新工艺与流程优化 25 工业过程传输理论与数值模拟 26 能源微藻培养与物性检测技术 27 工业生产流程及设备热过程模化优化与节能减排 28 微观传热传质过程传热特性研究与结构优化设计 29 多尺度能质传递与流体流动 30 生物系统中的传热传质 31 先进热物理测试与智能控制技术 32 传热传质过程多尺度模拟 33 锂电池与燃料电池仿真及优化 34 工艺节能及余热利用技术 35 能源转换、储存及高效利用 36 制冷与气体分离 37 多相流传热传质 38 能源材料 39 低温储能 40 热化学热能存储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01 外语水平考核②2001 专业水平考核③3001 综合素质考核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备注:"按一级学科招生,下设三个二级学科:080701工程热物理;080702热能工程;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
01-04‘29-31’其中顺德研究生院拟招生2人。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数学②高等热力学。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导师信息 | 01-04张欣欣 05-07温治 08-10刘应书 11-13冯俊小 14-17苏庆泉 18-20冯妍卉 21-23刘向军 24-26姜泽毅 27-28林林 29-31乐恺 32-34刘训良 35-37童莉葛 38-40丁玉龙 兼职导师 更多导师信息 | ||
历年分数线 | 北京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专业考博录取分数线也是考博人应该非常关注的又一个重要的数据信息,... 更多分数线信息 | ||
录取比例 |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考博录取比例代表着你有多大的概率或者可能性考博成功,... 更多录取比例信息 | ||
难度系数 | 北京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考博难度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考博录取分数线、专业排名、学校排名,... 更多难度系数信息 | ||
研究生联系方式 | 对于跨校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考博信息资源还是比较匮乏的,如果能联系到一个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更多研究生联系方式信息 |
招生年份:2016 | 本院系招生人数: 35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招生人数: 11 | 专业代码 : 80700 |
研究方向 | 01 颗粒体系中的基本物理问题 02 能量转换、利用技术与装置 03 低温与气体分离 04 传输过程数值仿真 05 热过程模化与控制 06 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 07 气体制备理论与新技术 08 人工环境技术 09 能源气体开发与应用 10 流体力学及传热传质方向的数值计算 11 流体力学中边界层控制方程解的定性研究 12 流体微分方程近似解的研究 13 热设备及热过程诊断、模化与优化 14 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和装备 15 低品位铁矿和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 16 氢能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站技术 17 化学链燃烧技术 18 基于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节能减排技术 19 新型热力循环研究 20 微/纳米尺度传热传质 21 能源材料与热特性 22 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 23 流动与燃烧过程的模拟研究 24 复杂多相流动机理研究 25 工业热过程模拟与优化 26 钢铁冶炼新工艺与流程优化 27 工业过程传输理论与数值模拟 28 能源微藻培养与物性检测技术 29 工业生产流程及设备热过程模化优化与节能减排 30 微观传热传质过程传热特性研究与结构优化设计 31 多尺度能质传递 32 生物传热传质 33 热物理测试与过程控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01 英语 或 1003 日语 ②2018 高等传热学 ③3036 高等流体力学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按一级学科招生,下设三个二级学科: 080701☆工程热物理; 080702★热能工程; 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数学 ②高等热力学 注:01-12、16-19:可以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招生年份:2015 | 本院系招生人数: 43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招生人数: 15 | 专业代码 : 80700 |
研究方向 | 01 颗粒体系中的基本物理问题 02 能量转换、利用技术与装置 03 低温与气体分离 04 传输过程数值仿真 05 热过程模化与控制 06 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 07 气体制备理论与新技术 08 人工环境技术 09 能源气体开发与应用 10 流体力学及传热传质方向的数值计算 11 流体力学中边界层控制方程解的定性研究 12 流体微分方程近似解的研究 13 热设备及热过程诊断、模化与优化 14 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和装备 15 氢能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站技术 16 化学链燃烧技术 17 基于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节能减排技术 18 新型热力循环研究 19 微/纳米尺度传热传质 20 能源材料与热特性 21 工业热过程仿真和优化 22 煤的热解 23 流动与燃烧过程的模拟研究 24 复杂多相流动机理研究 25 工业热过程模拟与优化 26 钢铁冶炼新工艺与流程优化 27 工业过程传输理论与数值模拟 28 能源微藻培养与物性检测技术 29 工业生产流程及设备热过程模化优化与节能减排 30 微观传热传质过程传热特性研究与结构优化设计 31 多尺度能质传递 32 生物传热传质 33 热物理测试与过程控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01 英语 或 1003 日语 ②2018 高等传热学 ③3036 高等流体力学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按一级学科招生,下设三个二级学科:080701☆工程热物理;080702★热能工程;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数学②高等热力学 备注:01——2方向,15——18方向: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招生年份:2014 | 本院系招生人数: 39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招生人数: 11 | 专业代码 : 80700 |
研究方向 | 01 颗粒体系中的基本物理问题 02 能量转换、利用技术与装置 03 低温与气体分离 04 传输过程数值仿真 05 热过程模化与控制 06 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 07 气体制备理论与新技术 08 人工环境技术 09 能源气体开发与应用 10 流体力学及传热传质方向的数值计算 11 流体力学中边界层控制方程解的定性研究 12 流体微分方程近似解的研究 13 热设备及热过程诊断、模化与优化 14 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和装备 15 氢能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站技术 16 化学链燃烧技术 17 基于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节能减排技术 18 新型热力循环研究 19 微米/纳米尺度传热传质 20 相变储能材料与热特性 21 热过程数值仿真和优化 22 流动与燃烧过程的模拟研究 23 复杂多相流动机理研究 24 工业热过程模拟与优化 25 钢铁冶炼新工艺与流程优化 26 工业过程传输理论与数值模拟 27 能源微藻培养与物性检测技术 28 工业生产流程及设备热过程模化优化与节能减排 29 微观传热传质过程传热特性研究与结构优化设计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01 英语 或 1003 日语 ②2018 高等传热学 ③3036 高等流体力学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时对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专业外语水平、外语听说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思想政治品德、心理健康情况等进行考察;考生要向复试组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本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研究工作设想等。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数学 ②高等热力学 备注:01-07方向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招生年份:2013 | 本院系招生人数: 58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招生人数: 18 | 专业代码 : 80700 |
研究方向 | 01 新能源与新能源材料 02 微尺度与生物传热传质 03 热物性及热物理测试技术 04 流程工业节能减排 05 颗粒体系中的基本物理问题 06 能量转换、利用技术与装置 07 低温与气体分离 08 传输过程数值仿真 09 热过程模化与控制 10 节能与环保技术与装备 11 气体变压吸附及膜分离理论与技术 12 工业废气分离与资源化新技术 13 沼气及低浓度煤层气提纯与应用 14 流体力学及传热传质方向的数值计算 15 流体力学中边界层控制方程解的定性研究 16 流体微分方程近似解的研究 17 氢能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站技术 18 化学链燃烧技术 19 基于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节能减排技术 20 新型热力循环研究 21 微米/纳米尺度传热传质 22 相变储能材料与热特性 23 热过程数值仿真和优化 24 流动与燃烧过程的模拟研究 25 复杂多相流动机理研究 26 工业热过程模拟与优化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01 英语 或 1003 日语 ②2018 高等传热学 ③3036 高等流体力学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提醒:参考书信息由北京科技大学本专业部分博士生提供,官方不指定具体参考书,仅供参考。【未指定版本的建议使用最新版本】 2018 高等传热学 《数值传热学》西安交大出版社 陶文铨 《辐射换热》 冶金工业出版社 孙鸿宾 《对流传热与传质》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强生 3036 高等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望一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时对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专业外语水平、外语听说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思想政治品德、心理健康情况等进行考察;考生要向复试组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本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研究工作设想等。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数学 ②高等热力学 备注:01-07方向可以试行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生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招生年份:2012 | 本院系招生人数: 49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招生人数: 16 | 专业代码 : 80700 |
研究方向 | 按一级学科招生,下设三个二级学科:080701▲工程热物理; 080702☆热能工程; 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 1.材料制备及工业过程热物理 2.微尺度与生物传热传质 3.热物性及热物理测试技术 1.流态化理论与技术 2.能量转换与利用 3.气体分离新技术 1.传输过程数值仿真 2.热过程模化与控制 3.节能与环保技术与装备 1.气体变压吸附及膜分离理论与技术 2.工业废气分离与资源化新技术 3.沼气及低浓度煤层气提纯与应用 1.流体力学及传热传质方向的数值计算 2.流体力学中边界层控制方程解的定性研究 3.流体微分方程近似解的研究 1.氢能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站技术 2.化学链燃烧技术 3.基于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节能减排技术 4.新型热力循环研究 1.微尺度传热传质、相变传热 2.热过程数值仿真和优化 1.流动与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2.复杂多相流动机理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01英语或1003日语或1002俄语 ②2018传热学 ③3036流体力学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同等学力加试: ①数学 ②工程热力学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招生年份:2011 | 本院系招生人数: 43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招生人数: 14 | 专业代码 : 80700 |
研究方向 | 1.材料制备及工业过程热物理 2.微尺度与生物传热传质 3.热物性及热物理测试技术 1.流态化理论与技术 2.能量转换与利用 3.气体分离新技术 1.传输过程数值仿真 2.热过程模化与控制 3.节能与环保技术与装备 1.气体变压吸附及膜分离理论与技术 2.工业废气分离与资源化新技术 3.沼气及低浓度煤层气提纯与应用 1.流体力学及传热传质方向的数值计算 2.流体力学中边界层控制方程解的定性研究 3.流体微分方程近似解的研究 1.氢能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站技术 2.基于新型吸收式热泵循环的低温余热利用技术 3.新型热力循环理论与应用 1.微尺度传热传质、相变传热 2.热过程数值仿真和优化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01英语或1003日语或1002俄语 ②2018传热学 ③3036流体力学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2018传热学 《数值传热学》西安交大出版社 陶文铨 《辐射换热》冶金工业出版社 孙鸿宾 《对流传热与传质》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强生 3036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望一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手机登录/注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