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年份:2020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专业代码 : 050202 |
研究方向 |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01法语国家文学研究/中法比较文学研究 02外国语言文化教学法及其专题研究 03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法国外交政策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二外英语 01方向:法国文学 02方向:外语教学法 03方向: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导师信息 | 车琳 傅荣 李洪峰 更多导师信息 | ||
历年分数线 |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 专业考博录取分数线也是考博人应该非常关注的又一个重要的数据信息,... 更多分数线信息 | ||
录取比例 |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考博录取比例代表着你有多大的概率或者可能性考博成功,... 更多录取比例信息 | ||
难度系数 |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考博难度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考博录取分数线、专业排名、学校排名,... 更多难度系数信息 | ||
研究生联系方式 | 对于跨校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考博信息资源还是比较匮乏的,如果能联系到一个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 更多研究生联系方式信息 |
招生年份:2016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专业代码 : 50202 |
研究方向 | 1.俄语语言学 101.语篇语言学 102.语用语言学 2.俄罗斯文学 201.俄罗斯文学:文学修辞学 202.俄罗斯文学:诗歌与小说研究, 文学比较研究 3.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301.俄罗斯社会、文化及区域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101领域:二外英语 科目一 基础俄语 科目二 语篇语言学 102领域: 二外英语 科目一 基础俄语 科目二语 语用语言学 201领域: 二外英语 科目一:基础俄语 科目二:文学修辞学 202领域: 二外英语 科目一:基础俄语 科目二:俄罗斯文学史 301领域: 二外英语 科目一:基础俄语 科目二:当代俄罗斯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101研究领域: 1、Гальперин И. Р. Текст как объект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М., 1981. 2、Шевченко Н. В. Основы лингвистики текста: 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М., 2003.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 4、王福祥:《话语语言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5、史铁强等:《语篇语言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102研究领域: 1、Рус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т. I, т. II.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СССР. М., 1980. 2、张家骅:《语法·语义·语用——现代俄语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4、何兆熊:《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 5、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01研究领域: 1、白春仁:《文学修辞学》,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2、王加兴:《俄罗斯文学修辞特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Горшков А. И. Лекции по русской стилистике.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 им. А. М. Горького, 2000. 4、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凌建侯,黄玫等译:《20世纪俄罗斯文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5、Лебедев Ю.В.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XIX века в трех частях. М., Просвещение, 2007. 202.研究领域: 1、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XI-XIX вв. 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В. И. Коровина и Н. И. Якушина. М.: Русское слово, 2001. 2、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XX века. Под общей редакцией Агеносова В. В. М.: 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дом «Дрофа», 1997. 3、哈利泽夫,周启超、黄玫、夏忠宪译:《文学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张建华,任光宣:《俄罗斯文学名著选读》(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乐黛云主编:《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01研究领域: 1、Березовская Л. Г., Берлякова Н. Р.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в двух частях). М., 2002. 2、Дергачев В.А., Вардомский Л.Б.Регионоведение. Москва, 2010. 3、戴桂菊主编:《当代俄罗斯》,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4、陆南泉、左凤荣等主编:《苏东剧变之后——对119个问题的思考》(上、下册),新华出版社,2012年。 5、陆南泉主编:《俄罗斯经济二十年(1992-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招生年份:2015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专业代码 : 50202 |
研究方向 | 方向:1.俄语语言学 研究领域: 101 语篇语言学 102 语用语言学 方向:2.俄罗斯文学 研究领域: 201 俄罗斯文学:文学修辞学 202 俄罗斯文学:诗歌与小说研究,文学比较研究 方向:3.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研究领域: 301 俄罗斯社会,文化及区域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101方向: 二外英语 俄语语言学基础 语篇语言学 102方向: 二外英语 俄语语言学基础 语用语言学 201方向: 二外英语 19-20世纪俄罗斯文学 文学修辞学 202方向: 二外英语 文学理论 俄罗斯文学史 301方向: 二外英语 俄罗斯文化基础理论 当代俄罗斯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俄语语篇语言学(俄语学院史铁强教授) 1、Гальперин И. Р. Текст как объект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М., 1981. 2、Шевченко Н. В. Основы лингвистики текста: 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М., 2003.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年。 4、王福祥:《话语语言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年。 5、史铁强等:《语篇语言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俄语语用语言学(俄语学院武瑗华教授) 1、Рус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т. I, т. II.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СССР. М., 1980. 2、张家骅:《语法·语义·语用——现代俄语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年。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年。 4、何兆熊:《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年。 5、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 俄罗斯文学:文学修辞学(俄语学院黄玫教授) 1、白春仁:《文学修辞学》,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年。 2、王加兴:《俄罗斯文学修辞特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3 、 Горшков А. И. Лекции по русской стилистике.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 им. А. М. Горького, 2000. 4、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凌建侯,黄玫等译,20 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5、Лебедев Ю.В.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XIX века в трех частях, М.,Просвещение, 2007. 俄罗斯文学:诗歌与小说研究,文学比较研究(俄语学院王立业教授) 1、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XI-XIX вв. 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В. И. Коровина и Н. И. Якушина. М.: Русское слово, 2001. 2、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XX века. Под общей редакцией Агеносова В. В. М.: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дом «Дрофа», 1997. 3、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周启超、黄玫、夏忠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4、张建华,任光宣:《俄罗斯文学名著选读》(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5、乐黛云主编:《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俄语学院戴桂菊教授) 1、Березовская Л. Г., Берлякова Н. Р.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в двух частях), М., 2002. 2、Дергачев В.А., Вардомский Л.Б. Регионоведение, Москва, 2010. 3、戴桂菊主编:《当代俄罗斯》,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年。 4、冯绍雷,相蓝欣主编:《转型中的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5、潘德礼:《俄罗斯十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年。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各方向招1-2人。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招生年份:2014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专业代码 : 50202 |
研究方向 | 方向: 1.俄语语言学 研究领域: 101 语篇语言学 102 语用语言学 方向: 2.俄罗斯文学 研究领域: 201 俄罗斯文学:文学修辞学 202 俄罗斯文学:诗歌与小说研究,文学比较研究 方向: 3.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研究领域: 301 俄罗斯社会,文化及区域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101方向: 二外英语 俄语语言学基础 语篇语言学 102方向: 二外英语 俄语语言学基础 语用语言学 201方向: 二外英语 19-20世纪俄罗斯文学 文学修辞学 202方向: 二外英语 文学理论 俄罗斯文学史 301方向: 二外英语 俄罗斯文化基础理论 当代俄罗斯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一.俄语语篇语言学(俄语学院史铁强 教授): 1、Гальперин И. Р. Текст как объект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М., 1981. 2、Шевченко Н. В. Основы лингвистики текста: 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М., 2003.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年。 4、王福祥:《话语语言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年。 5、吴贻翼等:《现代俄语语篇语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 6、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年。 二.俄语语用语言学(俄语学院武瑗华 教授): 1、Рус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т. I, т. II.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СССР. М., 1980. 2、张家骅:《语法•语义•语用——现代俄语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 社,2000 年。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年。 4、何兆熊:《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年。 5、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 三.俄罗斯文学:文学修辞学(俄语学院 黄玫教授): 1、白春仁:《文学修辞学》,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年。 2、王加兴:《俄罗斯文学修辞特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3 、 Горшков А. И. Лекции по русской стилистике.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 им. А. М. Горького, 2000. 4、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凌建侯,黄玫等译,20 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5、Лебедев Ю.В.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XIX века в трех частях, М., Просвещение, 2007. 四.俄罗斯文学:诗歌与小说研究,文学 比较研究(俄语学院王立业教授): 1、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XI-XIX вв. 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В. И. Коровина и Н. И. Якушина. М.: Русское слово, 2001. 2、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XX века. Под общей редакцией Агеносова В. В. М.: 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дом «Дрофа», 1997. 3、Хализев В. Е. Теория литературы. М.: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2002. 4、张建华,任光宣:《俄罗斯文学名著选读》(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5、乐黛云主编:《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六.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俄语学院戴桂菊 教授): 1、Березовская Л. Г., Берлякова Н. Р.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в двух частях), М., 2002. 2、Дергачев В.А., Вардомский Л.Б. Регионоведение, Москва, 2010. 3、戴桂菊主编:《当代俄罗斯》,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年。 4、冯绍雷,相蓝欣主编:《转型中的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5 年。 5、潘德礼:《俄罗斯十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年。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面试):3 月 16 日下午。2014 年 3 月初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具体时间、 地点安排。个别院系、导师需择期复试者,笔试之后另行通知复试安排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招生年份:2013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专业代码 : 50202 |
研究方向 | 08 俄语语言学 01).语篇语言学 02).语用语言学 09 俄罗斯文学 01.)俄罗斯文学:文学修辞学 02.)俄罗斯文学:诗歌与小说研究, 文学比较研究 10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01.)俄罗斯社会,俄罗斯文化 11国际关系与俄罗斯外交 01.)俄罗斯对外关系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二外英语 专业科目一: 08方向:俄语语言学基础 09方向:文学理论 10方向:俄罗斯社会与文化基础理论 11方向:战后国际关系 专业科目二 : 08方向:语篇语言学 语用语言学 09方向:文学修辞学 俄罗斯文学史 10方向:当代俄罗斯 11方向:当代俄罗斯外交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01.俄语语篇语言学(俄语学院史铁强教授) 1 、Гальперин И. Р. Текст как объект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 М ., 1981. 2 、Шевченко Н. В . Основы лингвистики текста : 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М ., 2003. 3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 4 、王福祥:《话语语言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5 、吴贻翼等:《现代俄语语篇语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 6 、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02.俄语语用学(俄语学院武瑗华教 授) 1 、《Рус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 т. Ⅰ, т. Ⅱ.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СССР. М., 1980. 2 、张家骅:《语法·语义·语用 — 现代俄语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3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4 、何兆熊:《语用学概要》,上海:不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年。 5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俄罗斯文学:文学修辞学: 1 、白春仁:《文学修辞学》,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2 、王加兴:《俄罗斯文学修辞特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3 、彭克巽:《苏联文艺学学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4 、Горшков А. И. Лекции по русской стилистике . М .: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 им. А. М . Горького , 2000. 5 、Теория литературы ( 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Хализаева В . Е.), М.: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2004. 诗歌与小说研究,文学比较研究 : 1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Ⅺ – ⅪⅩ вв . 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В . И. Коровина и Н. И. Якушина . М .: Русское слово, 2001. 2、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ⅩⅩ века. Под общей редакцией Агеносова В . В. М .: 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дом « Дрофа», 1997. 3、 Хализев В . Е . Теория литературы. М .: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 2002. 4 、 张建华,任光宣:《俄罗斯文学名著选读》(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5年。 5、乐黛云主编:《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1、Березовская Л . Г., Берлякова Н. Р.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 в двух частях), М ., 2002. 2 、李英男,戴桂菊:《俄罗斯历史之路 — 千年回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02年。 3、潘德礼主编:《俄罗斯十年》,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4 、冯绍雷,相蓝欣主编:《转型中的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国际关系与俄罗斯外交 1、Циганкова А . П ., Циганкова П . А. Российская наука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отношений: новые направления. М., 2005. 2、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国际关系史(战后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郑羽,蒋明君:《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2002 – 2008 )·外交卷》,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 4 、伊·伊万诺夫著,陈凤翔等译:《俄罗斯外交:对外政策十年》,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 5.张历历:《外交决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面试):3 月17日下午。2013年3 月初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具体时间、 地点安排)。个别院系、导师需择期复试者,笔试之后另行通知复试安排。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招生年份:2012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专业代码 : 50202 |
研究方向 | 06俄语语言学 07俄罗斯文学 08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09国际关系与俄罗斯外交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二外英语 06方向: 俄语语言学基础 语篇语言学 俄语语用学 07方向: 文学理论 文学修辞学 俄罗斯文学史 08方向;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基础理论 当代俄罗斯 09方向; 战后国际关系 当代俄罗斯外交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俄语语篇语言学 1、Гальперин И.Р. Текст как объект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М., 1981. 2、Шевченко Н. В. Основы лингвистики текста: 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М., 2003.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 4、王福祥:《话语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5、吴贻翼等:《现代俄语语篇语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6、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俄语语用学 1、Рус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т. I, т. II.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СССР. Москва, 1980. 2、 张家骅:《语法•语义•语用――现代俄语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3、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4、 何兆熊:《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 5、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注:第3、4、5项任选其一。 俄罗斯文学:文学修辞学 1、白春仁:《文学修辞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2、 王加兴:《俄罗斯文学修辞特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彭克巽:《苏联文艺学学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Горшков А.И. Лекции по русской стилистике ―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5、Теория литературы \ 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Хализева В.Е., М.,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2004.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 им. А. М. Горького, 2000. 俄罗斯文学:诗歌与小说研究,文学比较研究: 1、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XI-XIX вв. 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В.И.Коровина, Н.И.Якушина. М., «Русское слово». 2001 2、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ХХ века. Под общей редакцией В.В.Агеносова. М., 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дом «Дрофа», 1997. 3、Хализев В.Е. Теория литературы. М., «Высшая школа»,2002. 4、张建华 任光宣,《俄罗斯文学名著选读》(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5、乐黛云主编,《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注】俄罗斯文学史教材只作推荐不作唯一,水平相当的原文教材均可。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1、Березовская Л.Г. , Берлякова Н.П.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в двух частях), М., 2002. 2、李英男 戴桂菊:《俄罗斯历史之路??千年回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3、潘德礼主编:《俄罗斯十年》,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4、冯绍雷 相蓝欣主编:《转型中的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国际关系与俄罗斯外交: 1、А.П.Цыганкова, П.А.Цыганкова Российская наука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отношений:043Dовые направления. М, 2005. 2、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 战后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3、郑羽、蒋明君:《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2000 ~ 2008)•外交卷》,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 4、伊•伊万诺夫,陈凤翔等译:《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5、张历历:《外交决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招生年份:2011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专业代码 : 50202 |
研究方向 | 06 俄语语言学 07 俄罗斯文学 08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09 国际关系与俄罗斯外交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二外英语 专业一: 俄语语言学基础 文学理论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基础理论 战后国际关系 专业二: 语语篇语言学(注:报名时提交硕士论文和已经发表的论文) 俄语语用学 文学修辞学 俄罗斯文学史 当代俄罗斯 当代俄罗斯外交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俄语语篇语言学 1 、Гальперин И.Р. Текст как объект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М., 1981. 2 、Шевченко Н. В. Основы лингвистики текста: 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М., 2003. 3、胡壮麟,1994,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 4、王福祥,话语语言学概论[M],1994,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 5、吴贻翼等,现代俄语语篇语法学[M],2003,北京:商务印书馆。 6、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研究[M],2003,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俄语语用学 1 、Рус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т. I, т. II.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СССР. Москва, 1980. 2、张家骅,《语法?语义?语用――现代俄语研究》,2000,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1988,湖南教育出版社。 4、何兆熊,《语用学概要》,198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索振羽,《语用学教程》,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 注:第3、4、5项任选其一。 文学修辞学 1.白春仁,《文学修辞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2.阿格诺索夫:《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凌建侯等译,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1 年。 3. Васильева А.Н. Стилистические разработки по русской классике, МГУ, М. 1975. 4. Горшков А.И. Лекции по русской стилистике ―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 им. А. М. Горького, 2000. 5.Хализев В.Е. Теория литературы. М., «Высшая школа».2002. 俄罗斯诗歌与小说、俄罗斯文学比较 1. 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XIX-XX веков в 2 томах. М.,(МГУ) 1998. 2. Хализев В.Е. Теория литературы. М.,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 2002. 3. 张建华任光宣,《俄罗斯文学名著选读》(下卷),北京大学 出版社, 2005年。 4.乐黛云主编,《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1 、Березовская Л.Г. , Берлякова Н.П.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в двух частях), М., 2002. 2、李英男戴桂菊,《俄罗斯历史之路??千年回眸》,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3、潘德礼主编,《俄罗斯十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4、冯绍雷相蓝欣主编,《转型中的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5年。 俄罗斯对外关系 1、А.П.Цыганкова, П.А.Цыганкова Российская наука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отношений:043Dовые направления . М, 2005. 2、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 战后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3、郑羽、蒋明君:《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2000 ~ 2008)? 外交卷》,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伊?伊万诺夫:《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陈凤翔 等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5、张历历: 《外交决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6月版。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手机登录/注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