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年份:2020 | 本院系招生人数: 22 | ☆冶金工程专业招生人数: 22 | 专业代码 : 080600 |
研究方向 | 080600 冶金工程 招生人数22 ,其中拟招定向就业人数2 01 熔体物化性质的测定及理论计算 02 冶金及材料过程的新理论新工艺 03 冶金资源综合利用 04 洁净钢生产与品种开发 05 钢中夹杂物行为与控制 06 冶金反应工程学 07 连铸新技术 08 特殊钢冶金 09 炼钢新工艺 10 稀土钢 11 钢铁新材料 12 转底炉直接还原技术 13 氧气高炉炼铁 14 资源综合利用冶金技术 15 金属凝固理论与新技术 16 超重力冶金 17 冶金节能 18 熔融还原炼铁 19 3D打印材料 20 冶金电化学 21 二次资源利用 22 循环经济产业技术 23 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24 能量的转化与链接 25 电渣冶金的基础理论与工艺 26 钢液高效快速精炼技术 27 转炉、电炉冶炼工艺技术 28 纯净钢生产及品种开发 29 连铸凝固冷却精益控制 30 冶金流程工程及智能化 31 冶金过程模拟与优化 32 金属资源高效综合利用 33 连铸技术 34 冶金过程仿真计算 35 洁净钢制造技术 36 电化学冶金 37 冶金资源综合利用 38 低碳冶金技术 39 金属凝固 40 冶金能源高效利用 41 炼钢工艺及理论基础研究 42 二次资源中金属元素分离回收 43 大宗固废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技术 44 冶金体系物性研究 45 冶金过程界面反应动力学 46 钢质量与夹杂物控制 47 冶金资源能源综合利用 48 冶金与固废处理 49 冶金熔体物理化学 50 含钛矿、渣中钛的分离提取 51 钒氮合金、氮化钒铁制备 52 危险固废处理 53 钼/钨冶金 54 多形态能源在冶金中的高效转化与应用 55 高炉长寿及低碳炼铁新技术 56 冶金资源综合利用 57 碳质资源高值化应用 58 冶金电化学 59 冶金渣转化利用新技术 60 高纯金属 61 能源电化学转化与存储 62 电化学冶金 63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64 二氧化碳捕获及转换利用 83 先进钢铁材料 82 近终形制造技术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01 外语水平考核②2001 专业水平考核③3001 综合素质考核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备注:本单位不招收同等学历考生;公开招考(申请考核)考生第一单元1001外语水平考核为基础英语笔试。"
按一级学科招生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导师信息 | 01-03周国治 中国科学院院士 04-07包燕平 08-11成国光 12-15薛庆国 16-21郭占成 22-24王中丙 兼职导师 25-28李晶 29-32刘青 33-35张炯明 36焦树强 37-40王静松 41-43张延玲 44-48胡晓军 49-53张国华 54-57左海滨 58-61王明涌 62-64朱鸿民 兼职导师 83.82毛新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更多导师信息 | ||
历年分数线 |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 专业考博录取分数线也是考博人应该非常关注的又一个重要的数据信息,... 更多分数线信息 | ||
录取比例 |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冶金工程专业考博录取比例代表着你有多大的概率或者可能性考博成功,... 更多录取比例信息 | ||
难度系数 |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考博难度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考博录取分数线、专业排名、学校排名,... 更多难度系数信息 | ||
研究生联系方式 | 对于跨校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考博信息资源还是比较匮乏的,如果能联系到一个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研究生联系方式信息 |
招生年份:2014 | 本院系招生人数: 14 | ☆冶金工程专业招生人数: 5 | 专业代码 : 80600 |
研究方向 | 01 冶金资源利用及环保 02 烧结、炼铁新技术研究 03 熔融还原新技术研究 04 洁净钢凝固细晶 05 钢液净化及基础理论 06 夹杂物冶金 07 冶金资源回收利用 08 洁净钢与夹杂物 09 冶金过程的模拟仿真 10 金属的电磁净化 11 铝和光伏用硅的精炼、回收与循环再利用 12 电子废弃物的回收与循环再利用 13 钛锆铪冶金 14 超细及纳米复合粉体材料制备技术 15 高性能铁、铜基粉末烧结扩散及粘接工艺技术 16 电化学在高纯粉体材料中的应用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考试方式:采取申请—考核制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时对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专业外语水平、外语听说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思想政治品德、心理健康情况等进行考察;考生要向复试组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本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研究工作设想等。 备注: 1.只招收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全日制非在职)的考生 2.一组 招收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联合培养博士1名, 报考时从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冶金工程专业选择该导师 二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博士生导师,只招收联合培养考生1名 ,报考时从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冶金工程专业选择该导师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招生年份:2013 | 本院系招生人数: 14 | ☆冶金工程专业招生人数: 4 | 专业代码 : 80600 |
研究方向 | 一组: 1.冶金资源利用及环保 2.烧结、炼铁新技术研究 3.熔融还原新技术研究 1.高炉富氧喷煤 2.直接还原与熔融还原 3.冶金环保 4.复合铁合金开发及其利用 1.洁净钢与夹杂物 2.冶金过程的模拟仿真 3.金属的电磁净化 4.铝和光伏用硅的精炼、回收与循环再利用 5.电子废弃物的回收与循环再利用 二组: 1.钛/锆资源冶金技术及材料 2.锆铪冶金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考试方式:采取申请—考核制 更多考试科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时对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专业外语水平、外语听说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思想政治品德、心理健康情况等进行考察;考生要向复试组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本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研究工作设想等。 备注: 1.只招收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全日制非在职)的考生 2.一组 招收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联合培养博士1名, 报考时从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冶金工程专业选择该导师 二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博士生导师,只招收联合培养考生1名 ,报考时从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冶金工程专业选择该导师 更多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手机登录/注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