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教育(文登考研)-永远做值得您信赖的考研品牌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招生介绍

2012-03-02 09:3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摘要:答: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和四大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

     答: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和四大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于1953年建校,时称北京石油学院,1969年迁校山东,改称华东石油学院。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有东营、青岛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00公顷,图书馆藏书总量378万册。学校建有研究生院和14个教学学院(部),以及后备军官学院、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3800余人,函授网络在籍生55000人。现有专任教师150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36人。两院院士(含双聘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116人,硕士生导师623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学校现有 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博士点,99个硕士点,54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石油主干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建校以来,为石油石化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 19万名各类毕业生,涌现出了吴仪、周永康等一大批杰出校友,走出了10多位两院院士,还涌现出了“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当代青年的榜样”秦文贵、“石油科技楷模”苏永地等全国知名的英模人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石油、石化行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稳固而又广阔的科研市场,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在10多个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扩大对外联系,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29个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实质合作交流关系。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确定了建设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附:导师陈世悦简介

姓 名 陈世悦 
职 务
无  点击查看大图
专 业 地质学 联系电话 0546-8391324 
性 别 男 
学 院
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传 真  
电子信箱 Chenshiyue@vip.sina.com  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主 要
研 究
领 域
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 


 

目前承担的项目
  • 中扬子构造—地层—古地理格局、演变与油气藏改造研究, 中石化课题, 06年-11年, 130万元, 负责人
  • 华北南部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 中石化课题, 07年-09年, 60万元, 负责人
  • 沾化凹陷沙四段有利储层分布研究,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2009-2010, 30万元, 负责人
  •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炭二叠系及鲁西新生界野外沉积学研究, 油气重大专项子专题, 2009-2011, 29万元, 负责人
近五年主要科研成果
  • 《济阳坳陷早第三纪震积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地质科学》, 2003年第3期, 第一作者
  • 《滨南、利津地区古近系沉积相演化》,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年第3期, 第一作者
  • 《贵州紫云地区上泥盆统风暴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 2010年第一期, 第一作者
  • 《湘西北江坪地区志留系风暴沉积特征及意义》, 《古地理学报》, 2009年第一期, 第一作者
  • 《渤海湾盆地古近系海侵问题研究进展及展望》, 《沉积学报》, 2005年第四期, 第二作者
  • 《渤海湾地区中生代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 《中国地质》, 2006年第一期, 第二作者
  • 《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海侵问题研究》, 《石油学报》, 2006年第四期, 第二作者
  •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形成过程模拟》, 《沉积学报》, 2006年第一期, 第二作者
  • 《郑家—王庄地区沙一段粘土矿物特征及对储层敏感性影响》, 《矿物学报》, 2006年第一期, 第二作者
  • 《野外地质实习指导丛书《山东专题地质教学实习》》, 石油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一作者
  •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油气运聚成藏与挖潜勘探》,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6年, 15/25

(责任编辑:admin)

最新内容
热点资讯
回到顶部 购物车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