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咨询答疑请进学姐本校直发淘宝店: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
招生年份:2022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招生人数: 8 | 专业代码 : 100501 |
研究方向 |
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 00 不区分研究 方向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98中 医综合 ④无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698中 医综合
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报考学术型硕士)。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
中医学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复试 |
>>更多分数线信息 | ||
录取比例 |
>>更多录取信息 | ||
难度系数 |
>>更多难度分析 | ||
导师信息 |
导师组 >>更多导师信息 | ||
研究方向 |
招生年份:2020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招生人数: 14 | 专业代码 : 100500 |
研究方向 |
100500中医学 0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备注:(研究方向仅供参考) 01(全日制)病因病机与临床应用 02(全日制)中医证候与治法研究 03(全日制)中医养生学与治未病研究 04(全日制)内经病症理论研究 05(全日制)岭南医学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698 中医综合 ④无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698中医综合: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
01中医基础理论 02中医诊断学 03中医养生学 04黄帝内经 05中国医学史 备注:含推免生9人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698中医综合题型:全部选择 ABX三种题型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7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招生人数: 13 | 专业代码 : 100500 |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研究 黄水清 02(全日制)情志致病机理与防治 03(全日制)情志致病机理与防治 04(全日制)情志疾病病因病机研究 05(全日制)中医药调控干细胞治疗的中医再生医学研究 06(全日制)中医药延缓衰老研究 07(全日制)中医证候 08(全日制)慢性肝病的中医体质学应用研究 09(全日制)外感病与五运六气,肿瘤、心血管病证候病机 10(全日制)近现代中国医学发展与社会政治文化的关系研究 11(全日制)岭南医学研究,邓铁涛学术思想研究 12(全日制)疾病、医疗与社会;中医临床文献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3日语 ③698中医综合 ④无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698中医综合:
1、涵盖中医基础理论、 2、中医诊断学、 3、中药学、 4、方剂学、 5、中医内科学、 6、针灸学等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
01-06方向: 中医基础理论 07方向: 中医诊断学 08方向: 中医体质学 09方向: 内经 10、11方向: 中国医学史 12方向: 医古文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6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招生人数: 20 | 专业代码 : 100500 |
研究方向 |
01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保健品的开发研究 02情志致病机理与防治研究 03情志致病机理与防治研究 04干细胞与中医药研究 05中医药延缓衰老研究 06肝藏象理论研究 07肝肾藏象理论及调肝治法的应用研究 08①外感病与五运六气病证规律②肿瘤证候病机 09《内经》针灸理论的临床运用与研究 10慢性肝病的中医体质基础与应用研究 11舌、脉、证与方药的研究 12医学统计、预防保健与养生技术在中医的应用 13①中医学术源流②岭南医学研究 14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与利用 15多学科融合中医药文献研究 16中医药临床文献数字化整理与利用研究 17①疾病、医疗与社会②中医临床文献研究 18岭南医学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3日语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307中医综合 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请参考教育部[中医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方向01-07) 内经(方向08.09) 中医体质学(方向10) 中医诊断学(方向11.12) 中国医学史(方向13.18) 中医药文献检索(方向14.15) 中医文献学(方向16) 医古文(方向17)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5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招生人数: 26 | 专业代码 : 100500 |
研究方向 |
01 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研究 02 情志病因与中医药抗应激损伤研究 03 肾藏精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04 中医药延缓衰老研究 05 中医体质学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06 内经针灸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 07 内经病证理论研究 08 中医证候临床与基础研究 09 医学统计、预防保健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0 舌、脉、证与方药的研究 11 脾胃学说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12 ①中医舌、脉、证与方药的研究②中医肝胆病的临床研究 13 舌脉证与方药研究 14 ①中医学术源流 ②岭南医学研究 15 ①中医临床文献②中医古籍整理研究 16 ①疾病、医疗与社会②中医临床文献 17 ①经典医籍文献②中医药文化研究 18 中医药临床文献数字化整理与利用研究 19 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与利用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7中医综合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 01方向:中医养生学 02-04方向:中医基础理论 05方向:中医体质学 06-07方向:内经学 08-13方向:中医诊断学 14方向:中国医学史 15、17方向:古代汉语 16方向:医古文 18方向:中医文献 19方向:中医药文献检索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4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招生人数: 30 | 专业代码 : 100500 |
研究方向 |
01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研究 02 ①恶性肿瘤辨证论治规律 ②外感病辨证论治基础与临床 03中医肝藏象理论研究 04肾藏精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05中医药延缓衰老研究 06医学统计、预防保健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07内经针灸理论与临床 08内经病证理论研究 09 ①中医舌、脉、证与方药的研究 ②中医肝胆病的临床研究 10舌、脉、证与方药的研究 11脾胃学说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12中医证候及其相关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 13中医舌、脉、证的研究 14中医学术源流、岭南医学研究 15中医药临床文献数字化整理与利用研究 16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与利用 17中医临床文献、中医古籍整理研究 18岭南医学研究、中医学术源流 19①疾病、医疗与社会②中医临床文献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或203日语 ③307中医综合 备注: 中医综合: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请参考教育部 [中医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 01方向: 中医养生学 02方向: 内经 03-05方向: 中医基础理论 06方向: 中医诊断学 07、08方向: 内经 09-13方向: 中医诊断学 14方向: 中国医学史 15方向: 中医药文献检索 16方向: 古代汉语 17方向: 中国医学史 19方向: 医古文 20方向: 医学信息学 21方向: 临床心理学 22方向: 中医基础理论 备注: 复试: 1、专业课笔试和面试; 2、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由学校各导师组自行组织,听说能力测试成绩均计入复试成绩。 初试: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科目设置的通知精神:医学学科门类初试考试科目为三门、其他学科门类初试考试科目为四门。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3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招生人数: 20 | 专业代码 : 100500 |
研究方向 |
01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 02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研究 03肝藏象理论及调肝治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04基于干细胞的肾藏精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05中医药抗衰老研究 06医学统计、预防保健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07内经针灸理论的运用与研究 08 ①中医舌、脉、证与方药的研究 ②中医肝胆病的临床研究 09中医舌、脉、证与方药研究 10中医药文献计量学研究 11①名老中医临床和养生经验研究 ②中医文献数字化整理与应用研究 12 ①中医学术源流 ②岭南医学流派研究 13中医临床文献数字化整理研究与利用 14近现代中医社团与学术思想史 15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与利用 16 ①中医药临床文献整理研究 ②中医药古籍语言文字研究 17中医药信息管理 18中医心理疾病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01、03-11、13-15方向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02、12、16-18方向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7中医综合 注: 中医综合: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中医综合:请参考教育部 [中医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提醒:参考书信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本专业部分研究生提供(非学校官网提供),仅供参考。【未指定版本的建议使用最新版本】 01、03-05方向 复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02方向 复试科目:中医养生学 06、08、09方向 复试科目:中医诊断学 07方向 复试科目:内经 10、11、13、15方向 复试科目:中医药文献检索 12方向 复试科目:中国医学史 14方向 复试科目:科学技术发展史 16方向 复试科目:古代汉语 17方向 复试科目:医用计算机 18方向 复试科目:中医心理学 参考书: 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内经:《内经讲义》王洪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邓铁涛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8月第二版 中医药文献检索:广东高教出版社,1999年第1版 中国医学史:甄志亚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科学技术发展史:远德玉、了云龙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版。 备注:02方向跨学科不能报;本专业含招收委培或自筹生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1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招生人数: 12 | 专业代码 : 100500 |
研究方向 |
04 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研究 05 内经病证理论应用基础研究 06 内经针灸理论应用研究 07 医学统计、预防保健与养生学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应用 08 ①脾胃学说及其临床应用研究②中医舌、脉、证与方药研究 09 近现代中国医学史 10 ①中医学术源流②岭南医史文化 11 岭南医家医著医案方药文献及学术思想研究 12 ①中医临床文献②中医古籍整理研究 13 中医临床文献数字化整理研究与利用 14 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与利用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04-07、09、13-14方向: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08、10-12方向: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7中医综合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04方向:中医养生学 05-06方向:内经 07-08方向:中医诊断学 09-10方向:中国医学史 11-12方向:古代汉语 13-14方向:中医药文献检索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手机登录/注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