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咨询答疑请进学姐本校直发淘宝店: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
招生年份:2022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专业代码 : 080501 |
研究方向 |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1 方向1(含:材料科学) 02 方向2(含:高分子材料) 03 方向3(含:材料物理) 04 方向4(含:材料化学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1 方向1(含:材料科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2材料科学基础 02 方向2(含:高分子材料)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1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3 方向3(含:材料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1普通物理 04 方向4(含:材料化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46综合化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802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徐恒钧; 《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冯端、师昌绪、刘治国; 《固体物理》,黄昆,关于能带论一章。 81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分子化学》,潘才元等编著,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新编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何平笙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 831普通物理 大学本科通用教材 846综合化学 《综合化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内容和组织形式
1、复试是对初试达线考生进行的复查性考核;复试的重点是从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复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能力考察,专业知识口试、英语听力测试、英语口语测试、体检和思想品德的考核。 2、英语能力考察。英语能力测试时间一般为5分钟,英语能力测试满分20分。 3、专业知识考察。专业知识以口试形式进行考察。进一步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考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包括对所报考学科前沿知识和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综合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反应和表达能力,了解考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潜力和创造力。每位考生的口试时间一般不少于5 分钟。专业知识口试满分为 20 分。 4、综合素质和能力考察。由面试专家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放性提问。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相关课程基础知识点,参加的科研实践情况,获得的奖励,已取得的成果,对本学科的认识,将来的学习和研究计划等,通过这些问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一般不少于10分钟。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满分60分。 5、科学岛分院研究生复试小组按学科(专业)或以中心(研究室)为单位组成若干业务能力复试小组,小组成员由相关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研究生导师组成,每个复试小组不得少于5人。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须有在英语国家留学或合作研究2年以上经历,负责主考考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负责本组复试的各个环节。 6、复试的组织和具体工作安排由科学岛分院负责。复试全程按教育部要求记录、存档。 7、复试工作中应注意保密问题。在录取通知书发出之前,任何人不得对考生做出与录取相关的承诺或暗示。除了单位向考生公布的内容外,任何人不得向考生透露有关复试的内部情况。 8、复试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须予以高度重视,坚决杜绝不正之风。在复试中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人员将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1、同等学力考生除按一般统考生复试外,还须加试笔试科目两门,考试科目由科学岛分院根据招生方向需求和考生背景确定,不同于统考科目,难易程度按本科教学大纲确定,并通知考生。
2、加试科目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卷面满分为100分。 3、接收调剂生应专业对口,考生须参加复试。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复试 |
>>更多分数线信息 | ||
录取比例 |
>>更多录取信息 | ||
难度系数 |
>>更多难度分析 | ||
导师信息 |
王时茂、陶汝华、孟钢、邓赞红 >>更多导师信息 | ||
研究方向 |
招生年份:2020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专业代码 : 80501 |
研究方向 |
(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 1.光电功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2.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 3.微纳结构与器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2材料科学基础或81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或815固体物理或852无机化学或853分析化学或854有机化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802 材料科学基础 晶体学基础,常见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缺陷,化学热力学基础,相平衡与相图,相变,晶体中的扩散,成核生长理论,材料物性等。 《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徐恒钧;《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冯端、师昌绪、刘治国。
81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包括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个方面的内容,着重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进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要求考生理解高分子结构控制和聚合速率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高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 高分子化学部分主要包括逐步聚合反应、链式聚合、共聚反应、高分子的化学反应;高分子物理部分主要包括高分子链结构、高聚物分子运动、高聚物的物理性能等。 《高分子化学》,潘才元等编著,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新编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何平笙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 815 固体物理 -- 大学本科通用教材 852 无机化学 包括化学原理、化学理论和描述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注重元素与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与化学原理、化学理论的有机结合。 《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修订版),张祖德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无机化学—要点例题习题》,张祖德刘双怀郑化桂编,中国科大出版社。 853 分析化学 误差与数据处理;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重量分析;常用的分离方法与复杂物质分析;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表面分析、热分析等。 《分析化学》(第五版上、下册)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定量化学分析》李龙泉等编著中国科大出版社。 854 有机化学 涵盖基础有机化学全部内容,包括:1、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2、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3、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4、异构现象(也包括烷烃环烷烃的构象);5、基本有机反应及典型反应的机理;6、应用核磁共振、红外、紫外、质谱等光谱数据解析有机分子的结构;7、基础立体化学;8、应用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现象、合成较复杂的有机分子等。 伍越环等编著《有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6 | 本院系招生人数: 265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专业代码 : 80501 |
研究方向 |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802材料科学基础或815固体物理 或832普通物理B 或846综合化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802材料科学基础: 1.《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徐恒钧 2.《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冯端、师昌绪、刘治国。 815固体物理: 大学本科通用教材 832普通物理B: 大学本科通用教材 846综合化学: 《综合化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复试形式:笔试+面试。 复试(笔试)内容、参考书目、面试内容如下: 材料物理与化学: 1)徐恒钧主编《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第一至第八章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田莳主编《材料物理性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无机化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任何一本相关的高校教材)的基础知识。 面试: 英语自我介绍25分、中英文专业问题问答50分、综合素质考核75分。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5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 未公布 | 专业代码 : 80501 |
研究方向 |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802材料科学基础 或815固体物理 或832普通物理B 或846综合化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802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徐恒钧; 《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冯端、师昌绪、刘治国 846综合化学 《综合化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815固体物理: 大学本科通用教材。 832普通物理B: 大学本科通用教材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形式:笔试+面试。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 1)徐恒钧主编《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第一至第八章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田莳主编《材料物理性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无机化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任何一本相关的高校教材)的基础知识; 4)周贵恩编《结晶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面试:英语自我介绍25分、中英文专业问题问答50分、综合素质考核75分。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招生年份:2011 | 本院系招生人数: 未公布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 3 | 专业代码 : 80501 |
研究方向 |
01仿生纳米材料与传感器 02仿生敏感材料与元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数学二 ④807固体物理或809量子力学或813无机化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初试 |
同物理学院及化学院相关科目 更多初试参考书目信息 | ||
复试科目 |
更多复试科目信息 | ||
同等学力 |
更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题型结构 |
更多题型结构 | ||
资料说明 |
更多资料说明 |
手机登录/注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