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济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简介
2012-06-28 09:2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摘要: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于1998年,是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科研的二级学院。目前共有来自108个国家的六百多名外国留学生在院学习汉语,其中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近百名。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任院长为陈强教授。 同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于1998年,是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科研的二级学院。目前共有来自108个国家的六百多名外国留学生在院学习汉语,其中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近百名。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任院长为陈强教授。
同济大学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始于20世纪70年代,学校恢复招收外国留学生以后,即专门安排汉语教师为进入专业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开设专业汉语课。1987年起,开设汉语言短训班,招收汉语言短期生,从1993年起,学校开始自行承担外国留学生进入专业前的汉语培训任务,从2002年起,学院招收汉语言专业本科留学生,2006年7月首届本科生顺利毕业。在长达30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我校依托城市建设,建筑历史,旅游文化,经济管理等学科优势,走对外汉语教学与专业交融之路,受到外国留学生的欢迎。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构建有较为完整的学历和非学历汉语教学体系。汉语言(经贸方向)本科专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的汉语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学,培养能够熟练掌握运用汉语,了解中国国情和文化,熟悉中国涉外经济法律与法规,具备用汉语从事经贸活动的能力,胜任与中国进行经贸合作与交流的有关工作的留学生。从2007年3月开始,汉语言本科班实行春秋两季招生。
2009年3月,同济大学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国家留学基金委委托正式开展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工作。2009年8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外国留学生预科部正式成立。2010年首批预科生119名顺利结业,结业总人数全国第一,结业率达 83.2%,全国第二。2011学第二批237名顺利结业,结业总人数全国第一,结业率高达96.3%,全国第二。
我院作为中国教育部预科七个培训基地之一,专门为预科生设置了汉语与专业基础强化课程。在这里,预科生将系统地学习普通汉语、专业汉语、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并参加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社会考察等教学活动。通过一年的强化学习,预科生将掌握基本的汉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汉语言语交际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汉语词汇和常用句式,基本具备在中国各大学学习专业所需的各种能力,并能尽快适应在中国的学习生活。
非学历汉语教学目前主要有长期班和短期班两种形式。长期班的学习时间为1学期至3学年,每周有16-18学时的汉语课程和2-4学时的选修课程。短期班的学习期限一般为1周至3个月,开班时间可根据学生要求设定。
在孔子学院建设方面,我校已与日本樱美林大学、德国汉诺威中国中心、韩国庆熙大学合作承办3所孔子学院,另有日本立命馆大学孔子课堂、日本高岛孔子课堂,走在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前列。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另一特色是“外国留学生新生院”,该院作为一种虚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同济大学在本科留学生教学模式上的一次改革探索。运作几年来,收取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国内许多院校留学生管理部门的重视。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身心的同步健康成长,开展了许多适合留学生特点的文体活动。由多国留学生组成的学院足球队经过奋力拼搏,连续二次夺得学校足球联赛冠军。学院留学生积极参与上海市和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在学校文艺汇演中多名留学生表演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节目,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和欢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