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市规划系 副教授 刘冰简介
2012-06-28 12:4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摘要:刘冰副教授 研究方向: 城市交通与土地开发 个人经历: 1992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工学学士,1997年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1997年在同济大学从事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2003年起指导硕士研究生 社会
|
刘冰 副教授 |
|
|
|
研究方向: |
城市交通与土地开发 |
个人经历: |
1992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工学学士,1997年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1997年在同济大学从事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2003年起指导硕士研究生 |
社会兼职: |
2006年起,《城市规划学刊》城市开发与土地经济专栏编辑
2006年起,《城市规划学刊》道路交通与基础设施专栏编辑 |
近期科研
项目: |
主持威海市全球环境基金(GEF)绿色公交走廊示范项目建议书
主持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体系研究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信息环境下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
参加墨尔本大学城市交通管治与管理中心(GAMUT)合作项目,主持用地复合使用与交通可达性研究
关于促进上海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对策研究,负责子课题:城市公共交通国际经验借鉴 |
近期咨询
顾问项目: |
湖南张家界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浙江海宁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嘉兴市东南片区分区规划和TOD专题研究
奉贤南桥新城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
山西省运城市总体规划 |
出版著作
教材: |
理想空间第29辑:城市门户—火车站与轨道交通枢纽地区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上海,2008,刘冰、周玉斌、陈鑫春主编
城市道路网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册)第12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徐循初、黄建中主编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内容与方法,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考试应试指南第五章部分,同济大学出版社,上海,2001,彭震伟、孙施文、沈清基统稿
城市交通工程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手册第二章,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0,戴慎志主编 |
发表论文: |
浅议我国城市支路网的规划与设计,《规划师》,2009年第6期
奥利弗 洛文斯坦的“铁路交通建筑设计”环境观,《理想空间:城市门户—火车站与轨道交通枢纽地区规划》,2008年12月
杭州地铁1号线乔司南站地区城市设计,《理想空间:城市门户—火车站与轨道交通枢纽地区规划》,2008年12月,刘冰、梁立东
纽约大中央枢纽站综合体设计简析,《理想空间:城市门户—火车站与轨道交通枢纽地区规划》,2008年12月,周玉斌、刘冰
浅谈香港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理想空间:城市门户—火车站与轨道交通枢纽地区规划》,2008年12月,王志玮、刘冰
无障碍环境建设整体理念发展趋势分析,《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2期,潘海啸,熊锦云,刘冰
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过程交通需求管理框架,《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第4期,潘海啸,崔宁,刘冰
2010上海世博会场外交通系统规划,《理想空间: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同济作品》,同济大学出版社,潘海啸、刘冰
上海市公共交通新一轮发展的建议,《中国教育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期
Traffic Impact Features of Urban Location Activities,Planning for Cities in the 21st Centur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亚洲规划院校联合会
街区设计特征与绿色交通的选择——以上海市康健、卢湾、中原、八佰伴四个街区为例,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第6期,潘海啸、刘贤腾、廖雄赳、刘冰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规划对策研究,《城市规划》,2002年第12期,刘冰、张晋庆
2.1到2.5——容积率变更引发的思考,规划师,2002年第11期,庄诚炯、潘海啸、刘冰
小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编制的若干问题探讨,《规划师》,2002年第5期,刘冰、周玉斌
上海城市停车问题的对策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2期
沿海大通道建成对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1期,潘海啸、刘冰
我国城市交通设施建设转型时期的几点思考,《城市规划汇刊》,1996年第2期
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共生机制研究,《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5期,刘冰、周玉斌 |
国际交流
论文: |
Traffic Impact Features of Urban Location Activities,首届世界规划院校大会,2001年7月
NMT Network in Chinese Cities,Second Meeting of Cluster City for the Integration of Non-motorized Transport in the Urban Transport System of Dhaka,联合国亚太经社会,1998年7月
城市土地开发与轨道交通建设的关联度研究,上海-大阪大容量轨道交通与城市开发对比研究,1998年4月 |
教学科研
奖励: |
获2008年校奖教金二等奖
参加2010上海世博交通管理策略,获200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参加常州城市建设用地定额指标研究,获2007年度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
参加2006中国-丹麦联合设计,获200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
参加城市规划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参加城市规划教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获2004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参加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获2001年度上海市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参加乌鲁木齐综合交通规划,获1994年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对外交流: |
参加“无障碍环境与大都市交通——上海国际研讨会,2007年
参加中国-丹麦联合设计交流和威尼斯双年展设计,2006年
参加中法“建筑行动起来——城市交通空间”创新设计全球巡展及研讨会,2003年
参加首届世界规划院校大会,2001年
参加联合国亚太经社会,Second Meeting of Cluster City for the Integration of Non-motorized Transport in the Urban Transport System of Dhaka,1998年
参加世界银行资助项目:发展中国家中等城市交通战略研究的子课题,宁波市交通发展研究,1995-1996年 |
教学成果: |
车流湍湍,汀步几许——上海市人行“过街难”问题调查和对策,获全国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林辰辉、那子晔等,技术指导教师
上海行人“过街难”问题调查报告,获2007年全国城市规划专业社会调查报告作业一等奖,林辰辉等,负责指导教师
上海市出租车扬招站调查报告,获2007年全国城市规划专业社会调查报告作业二等奖,童志毅,负责指导教师
由2.1到2.5——容积率变更引发的思考,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作业——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优秀奖,庄诚炯,指导教师
在动迁的过程中协调关系,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作业——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鼓励奖,黄昭雄、郁海文,指导教师
不同改造模式对社区发展和居民生活影响的对比研究——以卢湾区的两个典型住区为例,获全国首届大学生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作业——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佳作奖,余斯倩、张晋庆,指导教师 |
|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