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教育(文登考研)-永远做值得您信赖的考研品牌机构!

上海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院士 孙钧简介

2012-06-28 16:5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摘要:孙钧院士为地下建筑工程系和岩土工程研院教授、名誉系主任,现任同济大学校务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首批重点学术梯队学科负责人。 孙钧,祖籍浙江绍兴, 1926 年 10 月生于苏州。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毕业( 1944 )。 1949 年 5 月上

孙钧院士为地下建筑工程系和岩土工程研院教授、名誉系主任,现任同济大学校务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首批重点学术梯队学科负责人。

孙钧,祖籍浙江绍兴,192610月生于苏州。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毕业(1944)。19495月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获工学士学位。早年(19541956)随苏联桥梁专家И.Д.斯尼特柯教授学习并担任专家技术口译,修毕副博士学位课程并写作论文。19801981年去美国留学,在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任访问教授。

他青年时期在母校交通大学任教,1952年秋全国院系调整,转调同济大学任讲师(1953)、副教授(1962)和教授(1979)迄今。195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经选任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93年后改任院士。

他的校外学术兼职主要有: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暨中国国家小组主席、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上届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顾问、名誉理事(上届副理事长),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中国自然科学奖评委,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的顾问教授和兼职教授以及国外一些大学和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 清华大学结构与振动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新技术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在国内工程界,他现任长江三峡工程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和上海市地下铁道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技术顾问、上海市建委科技委顾问,以及上海市建工集团和城建集团、浦东城建委等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顾问等工程技术职务。

孙教授在大学行政、党务工作方面曾历任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结构工程系和地下工程系系主任、校教务处长和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还曾历任多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建、环境与测绘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在岩土与地下工程界,他还曾任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中国公路隧道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地下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五十年代,他在工程力学和桥梁工程专业任教;1960年起从事工程结构、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并承担工程任务,教龄迄今已52年。孙教授专长结构工程、地下工程和工程力学,他长期以来在岩土力学与工程以及隧道与地下工程结构等学术领域辛勤耕耘,是国内外岩土与地下结构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他在岩土流变力学、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和防护工程抗爆动力学等子学科方面有深厚学术造诣。他学术思想敏锐,近十年来还致力于开拓环境岩土工学、软科学理论与方法在岩土力学与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土建学科的更新与改造等新兴技术学科方面的科学研究,并已有相当进展。他是国内外最早创建“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学科分支(1962)的主要奠基人。

从八十年代初叶起,孙教授结合承担国家基金和部委、省市重大、重点基金课题、国家各个五年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负责或参加重大工程建设与科研任务,在水工、铁道、公路、市政、矿山、煤炭、国防和人民防空等工程部门的岩土与地下工程建设中共完成有关基础理论、应用基础与工程科研、勘测和设计项目40余项,撰写学术论文近200篇,并专著8部,主要有:《地下结构》(上、下卷),1988、《地下结构有限元法解析》,1989、《岩土力学反演问题的随机理论与方法》,1996、《地下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1997、《新型土工材料与工程整治》,1998、《岩土材料流变及其工程应用》,1999、《城市环境土工学》,2002(待出版),等等,合共600余万字。

他的科研成果经专家评议或鉴定认定:上述方面的若干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或居国内领先地位。先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贰、叁等奖3项、部委级壹、贰、叁等奖8项、由国外和知名人士个人颁发的基金壹等奖各1项,连同其它奖励合共20余项。

在从事高等教育方面,他受命在同济大学兴办了国内第一所《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业(1960),该专业是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地下工程结构,1981)、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1986)和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的建站点(土木、水利,1988)。他本人是我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1981)。

在教学工作方面,孙教授自六十年代以来已培养研究生数十名,其中1981年后已培养博士毕业生54名,在学博士生11名;出站“博士后”12名,在站5名。以他命名的学术梯队和院士研究室集体正在为我国岩土力学与工程结构事业的发展而积极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最新内容
热点资讯
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三系 附属东方医院 黄东雅(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一系 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刘学源(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二系 附属同济医院 魏东(副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二系 附属同济医院 刘兴元(副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二系 附属同济医院 蒋莎义(副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二系 附属同济医院 谢晓恬(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蒋晓燕(副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谢冬萍(副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三系 附属东方医院 王军臣(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二系 附属同济医院 易祥华(主任医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彭鲁英(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李永渝(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孙军(副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沈利(副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葛艳(副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潘卫庆(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四系 附属肺科医院 冯永红(副研究员)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戈宝学(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陈小平(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戴亚蕾(教授)导师简介
回到顶部 购物车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