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教育(文登考研)-永远做值得您信赖的考研品牌机构!

上海同济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CIMS研究中心 研究员 王 坚简介

2012-07-02 14:5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摘要:姓名: 王 坚 近照: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学科: 系统工程 职称: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职务: CIMS研究中心主任、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联系方式: Email:jwang@tongji.edu.cn TEL: 021 65985612 教育背景: 博士:1995年毕业于东南大

姓名:
王 坚
近照:
/uploads/allimg/120702/0A0241439-0.jpg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学科:
系统工程
职称: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职务:
CIMS研究中心主任、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联系方式:
TEL:    021 65985612
教育背景:
博士:199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精密仪器专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
硕士:198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专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
学士:1982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自动化专业并获工学学士学位
简介:
      长期从事自动控制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目前学科为“系统工程”,近年来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及CIMS、业务过程管理与工作流技术、能源与交通系统工程、网络化制造与系统集成等领域的研究开发与教学工作。并于1995年至1996年、1998年、2000年和2001年分别作为访问学者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和波鸿鲁尔大学进行访问研究。现任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委员、中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委员会(SAC/TC159)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自然计算与数字智能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第一批终身会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技术预见专家、上海市工程设备监理招标投标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目标与背景:
1.能源系统工程(含企业能源模型理论与方法、企业能效综合评估技术与系统、企业能耗系统仿真与耦合优化调度)
      面向典型能耗企业节能降耗的发展需求,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综合信息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等技术与方法,研究企业能源模型与优化调度技术、高能耗企业能效综合评估技术并开展应用。从企业生产过程与能耗过程耦合优化调度角度研究企业能源的节约利用、多角度多层次建立高能耗企业能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基于模型化的企业能耗评估方法,建立企业能耗系统集成化模型,将企业的能耗过程、物料移动、资源配置、余能回收利用等数字化;同时运用仿真、评估等现代分析与优化技术,获得高能耗企业科学、合理的能效评估手段;研制高能耗企业能效综合评估系统,为企业单位产品的直接能耗、间接能耗以及完全能耗等企业能耗情况提供预测分析,并为企业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源供需关系的平衡以及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实现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高效使用能源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近期主持相关纵向科研项目:
(1)2009年上海市节能减排科技支撑重大项目“企业能源系统耗能模型与优化调度技术研究与应用(09DZ1203300)”;
(2) 2010年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流程工业生产能耗过程耦合模型与优化调度方法研究(10JC1415200)”;
(3)2010年上海市信息化发展专项“氯碱化工企业生产过程能源综合优化与节能潜力分析”;
(4)2010年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高能耗工业生产过程能源综合优化关键技术研究”(10DZ1122402);
(5)上海市2006年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高能耗企业能效综合评估研究与应用”(061612058);
(6)上海市2006年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网络协同制造计划与控制的方法、技术研究”(06JC14066)分项目“高能耗企业能源消耗系统模型研究”。
2.交通与公共安全系统工程(含面向公共安全的人员应急疏散仿真技术、城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交通仿真技术、海量综合交通信息挖掘技术)
     面向城市公共安全,研究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应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仿真演练理论与技术;以上海综合交通信息平台为基础,在既定的交通控制与诱导方案下对路网交通进行动态描述,建立可视化城市交通模型,对之模拟仿真,并给出仿真结果。基于仿真结果的分析产生新的交通控制与诱导方案,为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提供规划和决策依据。
近期主持相关纵向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与应急预案体系研究(91024131)” 子项目“突发事件公众保护研究”; (2)上海市2006年社会发展重大专项项目“上海城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06DZ12001)子项目“城市交通仿真与交通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与开发”;
(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上海世博智能交通技术综合集成系统” (2006BAG01A02)子项目“世博交通紧急事件处理预案仿真分析与评估系统研究”;
(4)2008年上海市科委社会发展专项子项目“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突发事件人员应急疏散预案仿真技术研究”(08201201905 );
(5)2009年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项目“世博交通微观仿真、评估和三维仿真再现系统研究”。
(6)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及应急技术集成原理与方法(91024023)”。
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支撑技术
1)业务过程管理(BPM)与工作流技术
    从现代流程管理理念BPM出发,研究支持BPM的集成化企业分析与优化技术,进行面向企业流程快速重组的工作流管理模式的研究,开发支持企业流程快速重组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实现企业过程管理与集成。目前,课题组在该领域已经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作流系统软件产品RRFlo V1.0,获得了2项软件著作权。
   近期主持相关纵向科研项目:
 ①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2004年重大项目“面向企业流程快速重组的工作流技术研究”(04DZ11007);
 ②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项目“支持网络化制造以及系统集成的协议、标准、规范技术”(2003AA414120);
2)产品创新开发工程分析环境系统
     围绕我国发电设备行业的总体发展战略,运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现代产品设计方法,研究与开发集成化、可协同的面向发电设备的创新产品设计开发工程分析环境系统,充分利用和发挥发电设备产品研发的工程分析和计算资源,建立有序、可控的设计分析过程管理,通过积累、挖掘和再利用本行业重大产品的开发知识,提升企业的产品自主创新开发能力。
     近期主持相关纵向科研项目:
(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向发电设备、汽车行业的分析仿真与集成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开发”(2006BAF01A46)分项目“发电设备产品创新开发工程分析环境系统”;
(2)上海市经委产学研项目“基于知识的汽轮发电机创新产品设计开发环境系统(KGDE)”(1,2期);
(3)上海市2006年登山计划重点项目“高参数、大容量电站锅炉产品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061111006)分项目“高参数、大容量电站锅炉产品创新开发工程分析环境系统”;
(4)2008年上海市科委信息化专项子项目“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创新产品设计分析环境系统研究与开发”(08DZ1120802)”;
(5)2008年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支持方法管理器的发电机创新设计开发环境(GDEII)”;
(6)中石化科技攻关项目“大型油罐基础地基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7)2009年上海市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子项目“支持方法联动的大容量汽轮发电机创新研发环境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09DZ1120102)”;
(8)2009年上海市科技特派员项目“3G产业链需求的高性能高压保护产品的一体化技术攻关(09QT1401600)”;
(9)2010年上海市信息化发展专项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氦气压缩机组多学科优化支持平台研制及应用”。
学术成就:
     作为主要研制者参加项目和主要成果有:“面向企业流程快速重组的工作流技术与应用” 获200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4037,第1完成人);“集成化企业建模、诊断与性能评价技术研究及应用” 获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4403,第2完成人); “网络化服务与工程支持系统集成平台开发及其应用” 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04-J-220-2-05-R07,第7完成人);“制造企业通用远程服务与工程支持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 获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04071162-2-08,第8完成人);“网络化服务与工程支持系统集成平台开发及其应用” 获200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号:2003-148,第7完成人);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2003年重点项目“集成化企业建模、诊断与性能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号:031111009,排名第2);国家重点工程项目“JD-1024程控交换机故障诊断系统”,获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证书号:011572,第3完成人);国家863重大工试项目“程控交换机印制板插件及交换网络检测系统”,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号:90-07008,第8完成人);国家863/CIMS主题项目“上海鼓风机厂CIMS应用工程”,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证书号:982042,第7完成人)。中德政府合作项目“制造企业多媒体远程工程及远程服务系统”,获2000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00-213,第5完成人)。国家863/CIMS主题项目“面向企业集成的使能工具“CEMS”和“CSCW”的研究与开发”,获2002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01-185,第3完成人),并获教育部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证书号:360-01-20721305-03,第3完成人);“基于再造工程思想的企业建模及管理模式研究”,获2000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证书号:002024,第5完成人);国家863计划项目“上海市中小企业CAD应用工程”,获2002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证书号:022070,第5完成人);中德两国政府合作项目“建立CIM培训中心及其FMS总控软件开发应用研究”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号:98-484,第4完成人);国家863/CIMS项目“供应链建模技术及其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和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号:013032,第5完成人);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2005年重大项目和科技部攻关计划项目“模型驱动的异构系统集成框架与基于SOA的数据交换平台技术”(项目号:05DZ05810和2005BA908B10,排名第3)。
    近年来,获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软件著作权二十三项,它们是:
  1. “企业能耗过程建模与仿真方法” 2009年12月获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8 1 0037456.X);
  2. “汽车油量监控仪” 2010年5月获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9 2 0075104.3);
  3. “连续型企业能源耦合优化模型方法” 2010年3月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号:X X);
  4. “大型地基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GTCAD)V1.0” 2010年8月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227664号);
  5. “城市微观交通评估系统(ETES) V1.0”2010年5月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209147号);
  6. “城市微观交通仿真系统(CTS-E) V1.0”2010年5月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209248号);
  7. “城市交通枢纽人员应急疏散仿真系统(SEP) V1.0”2010年1月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181485号);
  8. “城市交通枢纽人员应急疏散三维仿真系统(3DSEP) V1.0”2010年1月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181484号);
  9. “产品设计分析环境系统(PDAE) V1.0”2009年1月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128714号);
  10. “城市供水管网管理系统(CWNMS) V1.0”2009年8月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158603号);
  11. “城市紧急事件交通预案仿真与评估系统(ESAS) V1.0” 2008年10月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91836号);
  12. “城市快速路交通仿真系统(CTS) V1.0” 2008年3月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91836号);
  13. “海量综合交通数据仓库管理系统(TDWM) V1.0” 2008年3月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91840号);
  14. “企业能源消耗系统建模与仿真系统(EECS-MS) V1.0” 2008年3月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91838号);
  15. “汽轮发电机设计开发环境系统(GDE) V1.0” 2008年3月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91839号);
  16. “大型油罐基础地基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HTFT-CAD) V1.0” 2008年3月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91835号);
  17. “企业能效综合评估系统(EECAS) V1.0” 2008年3月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91837号);
  18. “快速重组工作流建模工具软件(RRFloDef) V1.0” 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48251号);
  19. “快速重组工作流引擎软件(RRFloEng)V1.0”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50116号);
  20. “ASP平台工作流程及服务接口标准支持系统软件V1.0” 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38277号);
  21. “网络化制造环境中的资源分类标准支持软件V1.0” 获软件著作权( 软著登字第038278);
  22. “构件化企业建模支持系统软件 V1.0”[简称:CEMS]V1.0,2001年3月1日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007539);
  23. “构件化企业建模支持系统软件(CEMS)V1.1”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013876号);
  24. “制造企业远程服务信息系统软件(TSIS)V1.0” 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013878号);
  25. “虚拟企业建模支持系统软件(VEMS)V1.1”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38668号);
  26. “集成化企业模型仿真、诊断与性能评价支持系统软件”(IEM-SDE)V1.0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07493号)”;
  27. “集成化企业模型仿真、诊断与性能评价支持系统软件(IEM-SDE)V1.1” 获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16659号)
同时,发表专著一部、论文五十余篇,并获第三、四届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和1999年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证书。
近期论著:
  1. 王坚、戴毅茹、凌卫青编著,柔性业务流程管理体系与方法,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5月;
  2. WANG Jian,LI Wei-li,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Visualized Workflow Modeling System Based on B/S Structure,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Vol.24, No.1(2007), 2007.1
  3. 王坚、李巍丽,基于Web的可视化工作流建模与解析,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5,No.10, 2007, p1406-1410。 (EI:074910962627)
  4. 王坚、严隽薇、戴毅茹,基于XML的动态联盟企业建模工具研究,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3卷第1期,pp.138-142,2005年(EI收录号:05139014456);
  5. 王坚、邵婷等,基于Internet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与研究,计算机工程,第30卷第1期,pp.6-8,2004年;
  6. 王坚、严隽薇,中小企业网络化动态联盟服务与管理平台研究,制造业自动化,pp.1-4,第25卷第11期,2003年;
  7. 王坚、严隽薇,基于CSCW的多AGENT协同式项目协调与管理系统的研究,高技术通讯,第2期,pp.65-67,2001年;
  8. 王坚、张浩、严隽薇、吴启迪,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数字化远程服务系统, 同济大学学报, 第28卷第3期,pp.272-275,2000年。

(责任编辑:admin)

最新内容
热点资讯
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三系 附属东方医院 黄东雅(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一系 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刘学源(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二系 附属同济医院 魏东(副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二系 附属同济医院 刘兴元(副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二系 附属同济医院 蒋莎义(副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二系 附属同济医院 谢晓恬(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蒋晓燕(副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谢冬萍(副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三系 附属东方医院 王军臣(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二系 附属同济医院 易祥华(主任医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彭鲁英(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李永渝(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孙军(副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沈利(副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葛艳(副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潘卫庆(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四系 附属肺科医院 冯永红(副研究员)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戈宝学(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陈小平(教授)导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 戴亚蕾(教授)导师简介
回到顶部 购物车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