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3 09:2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摘要:汪品先院士 1936年,江苏苏州人,海洋与地球科学专家。 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现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与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古海洋微体古生物及古环境的研究,对我国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汪品先院士
1936年—,江苏苏州人,海洋与地球科学专家。 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现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与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古海洋微体古生物及古环境的研究,对我国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主席,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四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何梁何利科学进步奖等奖项。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国际大洋钻探ODP184航次,标志着我国实质性跻身于这一国际合作大家庭之中,大大提升了我国在深海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2007年获得欧洲地质学会颁发的“米兰科维奇”奖。
马在田院士
1930年—,辽宁法库人。地球物理学家。1957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矿物学院地球物理系。现为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地球科学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反射地震学及地震波反演的研究,在地震波成像、多分量地震学和三维地震数据处理新技术方面的研究中做出了系统性和独创性的贡献。曾经获得首届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地震偏移成像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
李同保院士
1942年10月生,男,河南省温县人。196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物理系,1994年5月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同济大学声学所教授。李同保院士是我国计量测试领域的著名专家,现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照明学会理事、光电子及系统学会理事等职。曾任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等职。他长期从事光辐射测量技术与标准研究,在六、七十年代,即研制了多项光度与辐射测量仪器,满足了当时我国国防与科研的急需,八十年代完成的二次重大科研项目均获国家大奖。例如,他负责研制的“高照度标准”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光度荃性与光通室副标准”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的“用硅光电二极管自检技术实现400~900um光谱辐射绝对测量”项目获198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世绩院士
王世绩(现任同济大学理学部主任)
1932年9月生于上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6年7月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原子能所工作。1986年7月,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所长、所科技委主任等职。1986年聘任为研究员。1999年11月当选为中科院物理与数学学部院士。2002年,被聘为同济大学理学院院长。
计亮年院士
1934-,浙江省鄞县人,配位化学与生物无机化学家,2004年起为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双聘院士。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1982年10月至1983年11月在美国Northwestern大学化学系作访问学者(导师F. Basolo院士)。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大钊院士
1935—2004,江苏苏州人。核物理学家。1951年入同济大学物理系学习,1952年院系调整,转入复旦大学物理系就读。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院科技顾问。1959年,参与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提出并发展了一种确定径迹气泡密度、进而鉴别粒子的方法,为鉴定与分析反西格马负超子事例解决了关键问题。60年代初负责轻核反应实验小组,为完成氢弹研制所需部分基础数据的测量准备了条件。70年代中期及以后负责开辟快中子核反应γ谱学分支学科,并领导热中子辐射俘获与原子核巨共振研究。80年代负责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的实验区建设,建成适于进行精细核反应谱学与核结构研究的实验室。1990-1995年兼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副主任,负责同步辐射应用并参与建议高性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设。后来负责开展“加速器驱动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的研究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葆仁院士
王葆仁(同济大学理学院首任院长)
1907—1986,生于扬州市,中国高分子合成和有机合成化学家。1927年于南京东南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28年起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37年任同济大学理学院院长。1953年转为从事高分子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中国高分子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景发院士
1933—2001,广东番禺人,生于上海,物理化学家。1951年至1952年在同济大学化学系学习,1986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载入英国世界名人录。在国内首先研制成电解银催化剂,并用于甲醇制甲醛的工业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佩章院士
1925年—,原籍福建永定,生于杭州。分析化学与色谱学家。194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院士。曾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理论研究和新技术开发,是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1980年,卢佩章以他30年间在新中国分析化学方面、尤其是在开创色谱学科领域、并把这种先进的色谱分析分离技术运用到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998年聘为同济大学顾问教授。
朱洪元院士
1917—1992,理论物理学家,江苏宜兴人。193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48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60年代中期与胡宁共同领导一些学者与国际上同时提出并系统研究了层子模型理论,开辟了强子内部结构理论研究的新领域。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俞鸿儒院士
1928—,江西广丰人。气体动力学家,我国激波管、激波风洞研究及其应用的开拓者之一。现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就读于同济大学数学系,1949年于大连工学院改学机械工程,1953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1963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生毕业。在国内首先开展激波管研究,建成高性能激波风洞和配套的瞬态测量系统,提出方案并参与实现对激波管流动和有关瞬态测量的关键难点的突破,开创了在航天器研制中广泛应用激波风洞的实践,为中国高超声速流实验开创出一条节省资金的独具特色的新途径,并促进了国内激波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利用普通激波管产生完整爆炸波的构思,已成功地用于冲击伤试验装置中。提出并采用爆轰驱动新方法建成爆轰驱动激波风洞,为提高实验气流焓值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致力于将气体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改善和革新与气体流动有关的生产工艺研究。 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吴式枢院士
1923年—,生于北京,江西宜黄人。理论物理学家。1944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后留学于美国伊利诺埃大学研究生院,于1948年获科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哲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九月回国,任大连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52年,调往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任物理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核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心科学顾问,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学校的兼职教授。在原子核理论和多体理论领域中进行了系统的多方面的研究,建立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相对论性和非相对论性的新的理论体系——格林函数方法。
张耀明院士
1943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应用物理系。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原院长、南京市科协主席。长期从事非通信光纤和特种玻纤领域的研究。首创了代铂炉拉制高强度玻璃纤维及丝根针管风冷技术,成为新型特种玻纤拉丝工艺的技术基础;主抓的防热材料用立体织物和天线罩用玻璃纤维仿形织物的配套研制工作,成功应用于Ts导弹等国防军工重要配套部件中;首创了20孔双坩埚拉丝工艺技术和特大双机头拉丝机、多排多孔共挤塑料光纤工艺等;研究成功的多组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传象束等非通信光纤制造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处国际领先;发明了全自动跟踪太阳的采光装置,其关键技术处于世界前沿水平。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获准发明专利20项,发表论文19篇。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曹楚南院士
1930年—,生于江苏常熟。腐蚀科学与电化学专家,是我国最早从事腐蚀科学研究者之一。195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顾问。曾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一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自然科学三等奖二项、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黄志镗院士
黄志镗 (1928- ) 化学家。195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现任《高分子学报》、《高分子通报》、《化学进展》、《中国化学快报》、《塑料工业》、等刊物的顾问编委、主编或编委等职。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50年代从事有机硅化合物和有机硅高分子的研究。60年代起从事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增强塑料及耐高温高分子的研究,为防热材料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交联型聚酰亚胺和合成三嗪交联的新型耐高温高分子上都有创新。80年代起进行杂环化学的研究,系统研究杂环烯酮缩胺的合成及反应,合成了1000个以上的新杂环化合物,与国内外有关研究单位协作进行生物活性试验,以筛选药物及农药。其后又开展杯芳烃化学的研究,在合成和包合性能等方面皆取得有意义的结果。他已发表论文约200篇。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戚正武院士
1932年—,浙江宁波人。生物化学家。195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同济大学教授、蛋白质研究所所长及上届化学系主任。1999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被评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长期以来从事活性多肽及酶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研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关蛋白酶抑制剂,蝎及芋螺多肽神经毒素以及与凝血纤溶有关的蛋白质的研究居国际前沿。曾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一等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
唐有祺院士
1920年—,上海人。194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1950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教授、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1980年11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6年被授予同济大学名誉教授,2002年被聘为同济大学生命科学和技术学院名誉院士。多年来从事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攻晶体结构分析和化学键理论,研究了合金中超结构的形成及六亚甲基四胺和金属离子络合的本质等问题。开设了晶体化学课程,筹建了结构化学实验室,并开展了晶体结构和结构化学的研究工作。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单晶结构研究方面,1987年和1991年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在晶体结构基础理论、超导体和催化剂的科研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我国晶体化学和结构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手机登录/注册 | |
---|---|